王琦教授的音樂養生法
王琦教授的音樂養生法
國醫大師、北京中醫藥大學王琦教授把人的體質分為九種,分別是:平和、陽虛、陰虛、痰濕、濕熱、氣郁、氣虛、血瘀、特稟。其中比較健康的平和體質僅占32.75%,其他8種偏頗體質占到了67.25%。
古琴五音入五臟,可調理氣血和臟腑陰陽平衡,明白自己的體質有針對性的多聽相應的調理琴曲,對改善偏頗體質很有幫助。下面為您介紹幾種體質特性及調理曲目。平和質的人身體基本健康,暫不論述。
氣虛體質音樂養生法
氣虛是指由于元氣不足引起的一系列病理變化及證候。所謂氣,是人體最基本的物質,由腎中的精氣、脾胃吸收運化水谷之氣和肺吸入的清氣共同結合而成。氣虛,泛指身體虛弱、面色蒼白、呼吸短促、四肢乏力、頭暈、動則汗出、語聲低微等。包括元氣、宗氣、衛氣的虛損,以及氣的推動、溫煦、防御、固攝和氣化功能的減退,從而導致機體的某些功能活動低下或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等衰弱的現象。
音樂調理:適合多收聽宮音、商音、徵音。因為宮音入脾、商音入肺、徵音入心。肺主氣、脾胃為后天之本,氣血需要心脈的推動。可多收聽古琴曲中的《流水》《陽春》《長清》《鶴鳴九皋》《文王操》等。
氣郁體質音樂養生法
人體之氣是人的生命運動的根本和動力。生命活動的維持,必須依靠氣。人體的氣,除與先天稟賦、后天環境以及飲食營養相關以外,且與腎、脾、胃、肺的生理功能密切相關。所以機體的各種生理活動,實質上都是氣在人體內運動的具體體現。當氣不能外達而結聚于內時,便形成氣郁。中醫認為,氣郁多由憂郁煩悶、心情不舒暢所致。長期氣郁會導致血循環不暢,嚴重影響健康。
音樂調理:多聽角音和徵音。角音入肝,能疏肝理氣;徵音入心,振奮心陽。古琴曲有《漁歌》《高山》等。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名人養生][圖文]黃永玉的養生之道 12-19 [飲食養生]秋季養生湯的做法 09-25 [飲食養生][圖文]中醫推薦中秋養生食物 09-25 [養生小常識]女性中秋養生三則 09-25 [四季養生]秋季養生談食補與藥補 09-15 [四季養生][圖文]秋季養生談“棗” 09-09 [養生小常識]秋季養生小常識——泡腳 09-08 [飲食養生]適合秋季煲湯的四種蔬菜 09-08 [養生文化]養生談“善” 09-05 [飲食養生]秋季飲食養生——扁豆燒牛肉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