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醫大師路志正的養生指導第 2 頁
下午烏龍茶:健脾消食,助消化。午后陽氣漸弱,陰氣漸升,脾胃功能較上午有所減弱。人們常在午餐時吃一些油膩食物,妨礙脾胃運化。《本草拾遺》記載,飲茶可以“去人脂,久食令人瘦”,可見飲茶去肥膩功效自古受人推崇。烏龍茶是中國茶的代表,如鐵觀音等,屬于半發酵茶,主要成分為單寧酸,能夠刺激胰臟脂肪分解酵素的活性,減少糖類和脂肪類吸收,促進脂肪燃燒,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含量,尤其能減少腹部脂肪的堆積。因此下午喝烏龍茶,具有健脾消食、促進運化、減脂降糖的作用,是人體保健防病的佳品。
晚上普洱茶:護胃、養胃、安睡。夜里陰強陽弱,陽氣趨于里,氣機下降。中醫認為“胃不和則臥不安”。經過人工速成發酵后再加工而成的普洱茶(熟普),甘滑,醇厚,進人人體后附著在胃的表層,形成保護膜,長期飲用可起到護胃、養胃的作用。其中的咖啡因經多年陳放發酵,作用減弱,所以喝后不會興奮,使人能夠安睡。普洱茶還有補氣固精作用,熱飲腸胃舒適,還可治療尿頻。
路老特別提醒,喝茶一定不要濃,且泡了兩三次后,沒有香味就要換了。濃茶中有大量的鞣酸,對大便有收斂作用,尤其不適合老年人喝。
不撤姜食保健康:孔子提出“不撤姜食,不多食”的養生思想,在那個顛沛流離的時代,孔子竟活了73歲,這與其食用生姜是有密切關系的。路老非常推崇孔子這一觀點,認為生姜是調養脾胃、養生防病的必備之品,堅持吃了40多年的生姜,開方時也經常用生姜作為藥引。現代研究發現,生姜中含有姜辣素,有健胃作用,能促進膽汁分泌,有助于消化。生姜是助陽之品,自古就有“男子不可百日無姜”的說法,姜還有加快人體新陳代謝、通經絡、抗衰老的作用。氣候變冷時吃生姜可通陽御寒、溫脾暖胃、預防感冒。吃飯不香時,吃姜能夠改善食欲,增加飯量。尤其是有胃潰瘍、虛寒性胃炎、腸炎的病人,經常吃一點姜,對于改善惡心、嘔吐的癥狀,是很有好處的。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名人養生][圖文]黃永玉的養生之道 12-19 [飲食養生]秋季養生湯的做法 09-25 [飲食養生][圖文]中醫推薦中秋養生食物 09-25 [養生小常識]女性中秋養生三則 09-25 [四季養生]秋季養生談食補與藥補 09-15 [四季養生][圖文]秋季養生談“棗” 09-09 [養生小常識]秋季養生小常識——泡腳 09-08 [飲食養生]適合秋季煲湯的四種蔬菜 09-08 [養生文化]養生談“善” 09-05 [飲食養生]秋季飲食養生——扁豆燒牛肉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