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德乃養生之根-名人養生第 2 頁
歷代養生學家都十分注重道德的養生價值。醫家的“德全不!保寮业摹暗聺櫳怼、“仁者壽”,道家的“仁者德之光”,都是把修養德行作為養生的一項重要內容,富貴名利不強求,財情意氣不強爭,堅持正道,身體力行,在日常生活中培養自己善心仁厚、重義輕利、樂善好施的德行,做一個真正的德高望重的人,必然福壽延年。
修德,志為首,培養自己具有遠大志向和高尚品德,這就是愛國家、愛集體、愛人民,為國家的繁榮昌盛、興旺發達,為人民的生活富有、幸福美滿,無私奉獻,奮斗終生,鞠躬盡瘁,完全徹底地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
修德,業為貴,要有言行一致的敬業精神。官有官德,商有商德,醫有醫德,文有文德,各行各業都有職業道德。著名醫學家陳實功在論修德養生時說:“凡鄉井同道之士,不可生輕侮傲慢之心,切要謙和謹慎,年尊者恭敬之,有學者師事之,驕傲者遜讓之,不及者薦拔之,如此自無謗怨,信和為貴也!比绻粋人私字掛帥,利欲熏心,時時處處為自己打算,在社會上,爭名于朝,爭利于市;在同行中,勾心斗角,相互輕貶;在公共場所,欺老侮幼,以強凌弱,這樣的人不僅沒有道德,而且心胸不夠磊落、光明、坦蕩,于養生也自然是不利的。
修德,善先行,以善為本,不做壞事惡事。常念慈不念惡,常念生不念殺,常念信不念欺,心地善良,廣行善事,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和睦鄰里,知足常樂,自然積德行善,福壽延年。如果為官不廉,貪臟枉法,行賄受賄,買官賣官,斂聚錢財;如果為商不仁,欺行霸市,巧取豪奪,目無法紀,心無商德,作惡多端,霸道一方;如果為醫不德,乘人之危,暗刮錢財,誤診延治,草菅人命;如果為人不正,橫行鄉里,只有缺德可指,這些無道德可言的人,難有善果。所以元代曾世榮的《修德詩》說得好:“正心德是本,修身善為先。德顯濟世心,跳于方書間。百姓感其恩,忘死救圣賢。正心修身論,從此萬古傳。施善則神安,神安則壽延,行惡則心恐,心恐則損壽!
德高壽自長的理論已經得到實踐證明。資料顯示,巴西醫學家馬丁斯經過數十年對長壽老人進行研究發現,大凡長壽者,其90%左右的老人都德高望重。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名人養生][圖文]黃永玉的養生之道 12-19 [飲食養生]秋季養生湯的做法 09-25 [飲食養生][圖文]中醫推薦中秋養生食物 09-25 [養生小常識]女性中秋養生三則 09-25 [四季養生]秋季養生談食補與藥補 09-15 [四季養生][圖文]秋季養生談“棗” 09-09 [養生小常識]秋季養生小常識——泡腳 09-08 [飲食養生]適合秋季煲湯的四種蔬菜 09-08 [養生文化]養生談“善” 09-05 [飲食養生]秋季飲食養生——扁豆燒牛肉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