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穆飲食養生思想第 3 頁
強調飲食禁忌
病證本身有陰陽寒熱虛實之分,飲食也有陰陽寒熱偏性之別。如果不加以區分,不能對證施食,則會加重病情。張仲景《金匱要略》中說:“所食之味有與病相宜,有與身為害,若得宜則補體,害則成疾!睂τ谂c病癥不相宜的食物應囑病人避免食用,以免加重病情。這就是臨床上所謂的“禁口”或“忌口”。章穆說:“饕餮之人但貪口腹,不遵禁忌,誤在放縱;謹慎之人不知物理,概不敢食,誤在拘泥。加之嗜好萬有不齊,風土五方各別,誤投害固非淺,而當食不食,坐失亦多矣。然畢竟謹慎者誤小,放縱者誤大,數十年中,常見用藥不誤而病日深者,皆不遵禁忌之人也。故書中諄懇言之,愿舉世病人各以生命為重,慎勿欺瞞醫人,偷食不宜之物,以自喪其生,且令醫人蒙不白之冤也!
章穆在《調疾飲食辯》中對于不同的食物不僅指出哪些人適宜食用,同時指出哪些病情不適合應用。對于易起疑惑的,必反復申明其中道理,使后學者不僅知其然,還知其所以然。如在書中章氏力勸醫者不要讓病人食用炒米湯部分最為典型,認為炒米湯“此天下第一害人之物,宜痛心疾首與病家嚴申厲禁者也!睘殛U明道理,作者細數炒米湯“五害”,以解醫者心中之難,更使患者免受炒米湯之害,“試思米經火炒,煮之水清無汁,嗅之無氣,食之無味,是去其甘香之正性,必不能充養脾胃,一也;味苦而淡,不能下咽,故常枵腹而胃氣不充,藥何由效,二也;性熱傷陰,敗人津液,三也;不能充養胃氣,弱者將自此不復思食,強者得火氣以助其熱,必旋食旋饑,饑而又不許食粥飯,勢必借助于餅、餌、馎、饦諸不益人之物,病更難愈,四也;且也任如何攤晾,總不能去火氣,病寒者害在傷胃,病熱者必且留邪,五也。坐此五害,故凡死于病者十之一,死于藥者十之三,死于炒米湯者十之六七。”
為讓人相信食用炒米湯的壞處,章氏不厭其煩,并讓人可以試驗,“設使不信,倘世有父母患病,為之子者先且自食二三頓,此亦父飲藥子先嘗之通議,視其口中尚能知味否,腹中尚能泰然否,精神尚能照舊否。”并說如果炒米湯沒有害處,那么就是自己瞎說,讀者可以將《飲食辯》之書焚之等等,“如其無害,是杏云老人為謬言,可以等諸野田泄氣,可將吾書焚之、棄之,醬瓿覆之。不然,平人且不能當其害,何況病人。當奉吾說為師之箴矣,當聽吾言如朦之誦矣!逼溆眯闹伎,為病人健康安全全面考慮,可謂是真誠之至。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名人養生][圖文]黃永玉的養生之道 12-19 [飲食養生]秋季養生湯的做法 09-25 [飲食養生][圖文]中醫推薦中秋養生食物 09-25 [養生小常識]女性中秋養生三則 09-25 [四季養生]秋季養生談食補與藥補 09-15 [四季養生][圖文]秋季養生談“棗” 09-09 [養生小常識]秋季養生小常識——泡腳 09-08 [飲食養生]適合秋季煲湯的四種蔬菜 09-08 [養生文化]養生談“善” 09-05 [飲食養生]秋季飲食養生——扁豆燒牛肉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