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震亨:倡導滋陰攝養第 3 頁
茹淡的飲食有益養生
朱丹溪認識到飲食對人體健康有很大影響,飲食得當,有益養生,反之則足以致病減壽。當他老年之時,他的飲食是基本不加調料的,不追求美食,唯求清淡之味。他的茹淡養生觀點集中體現在《格致余論》中的“茹淡論”。
他指出:食物有“出于天賦者,有成于人為者”兩類。“出于天賦者”,指谷菽菜果之類本身所具有的自然之味,人吃了以后有補陰的功效,這就是《內經》所說的五味;“成于人為者”,指經過人為的烹飪調和,使食物產生了偏厚之味,人吃了以后會有毒副作用,對健康有害無利。提倡茹淡,不吃經過烹調的膏粱厚味,正是去除人為之味,食自然沖和之味,于人有益。他還將《黃帝內經》中谷、畜、菜、果之“畜”更換成了“菽”。菽是豆類的總稱。他指出,谷、菽、果、菜性屬陰,是人體補陰的佳品,易消化的同時又具有疏通作用。
對于各種食物,在吃法上也有講究。比如,粳米性甘而淡,像土之德,屬陰而最具補益作用,但必須與菜同時吃,防止由于饑餓頓食,攝人過多而導致脾胃損傷。因為菜能協助達到食量充足,又具有疏通而使食物易消化的作用。反之,如果谷物與肥鮮同食,厚味得谷為助,積聚日久就會生出各種疾病。總之,朱丹溪的“茹淡”主張就是以清淡自然之食養陰護胃,反對以辛熱厚味之食傷陰損胃。
朱丹溪最早發現山楂有開胃功效。他認為,山楂能“化飲食”,但是不能吃得太多,在胃中沒有食積、脾虛不能運化、不思飲食的情況下,如果吃山楂太多,反而會克伐脾胃生發之氣。從朱丹溪開始,山楂的功效才被人們認可,廣泛應用。正如李時珍所言:“自丹溪朱氏始著山楂之功,而后遂為要藥。”
山楂又名山里紅、紅果、胭脂果,有很高的營養和醫療價值。老年人適當吃點山楂制品能增強食欲,改善睡眠,保持骨和血中鈣的恒定,預防動脈粥樣硬化,使人延年益壽,故山楂被視為“長壽食品”。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名人養生][圖文]黃永玉的養生之道 12-19 [飲食養生]秋季養生湯的做法 09-25 [飲食養生][圖文]中醫推薦中秋養生食物 09-25 [養生小常識]女性中秋養生三則 09-25 [四季養生]秋季養生談食補與藥補 09-15 [四季養生][圖文]秋季養生談“棗” 09-09 [養生小常識]秋季養生小常識——泡腳 09-08 [飲食養生]適合秋季煲湯的四種蔬菜 09-08 [養生文化]養生談“善” 09-05 [飲食養生]秋季飲食養生——扁豆燒牛肉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