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外科學-外科診法第 17 頁
(四)辨疼痛與腫
1.先腫后痛者,其病淺在肌膚,如頸癰。
2.先痛后腫者,其病深在筋骨,如附骨疽。
3.痛發數處,同時腫脹并起,或先后相繼者,為流注。
4.腫勢蔓延而痛在一處的,是毒已漸聚;腫勢散漫而無處不痛的,是毒邪四散,其勢方張。
5.腫塊堅硬如石不移,不痛或微痛,日久逐漸腫脹時覺掣痛者,常為巖。
三、辨癢
癢是因風、濕、熱、蟲之邪客于皮膚肌表,引起皮肉間氣血不和;或由于血虛風燥,膚失濡養而成。癢是皮膚病的一個主要自覺癥狀,瘡瘍的腫瘍、潰瘍過程中亦有發生。由于發生癢的原因不一,病變的過程不同,癢的情況也各有差異。
(一)辨癢的成因
1.風勝
走竄無定,遍體作癢,抓破血溢,隨破隨收,不致化腐,多為干性。如牛皮癬、白疙、癮疹等。
2.濕勝
浸淫四竄,黃水淋漓,易沿表皮蝕爛,越腐越癢,多為濕性,或有傳染性。如急性濕瘡、膿皰瘡等。
3.熱勝
皮膚隱疹,掀紅灼熱作癢,或只發于暴露部位,或遍布全身,甚則糜爛、滋水淋漓,結痂成片,常不傳染。如接觸性皮炎。
4.蟲淫
浸淫蔓延,黃水頻流,狀如蟲行皮中,其癢尤甚,最易傳染。如手足癬、疥瘡等。
5.血虛
皮膚變厚、干燥、脫屑、作癢,很少糜爛滋水。如慢性濕瘡、白疤、牛皮癬等慢性皮膚病。
<< 上一頁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下一頁 >>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