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外傷性疾病與周圍血管疾病 第三節 毒蛇咬傷
我國的蛇類約有160余種,其中毒蛇約占1/3,華南地區較多,而危害較大且能致人死亡的劇毒蛇約有10種。具有神經毒的有銀環蛇、金環蛇、海蛇,血循毒的有蝰蛇、尖吻蝮蛇、竹葉青蛇和烙鐵頭蛇,混合毒的有眼鏡蛇、眼鏡王蛇和蝮蛇。各種毒蛇形態不同,但也有外形相似的,有的與某些無毒蛇容易混淆。一般來說,毒蛇的體表特征是頭呈三角形,尾短而鈍,身體魔紋色彩鮮明,毒蛇的唇腭上有一對毒牙和毒腺,被毒蛇咬傷時,毒液從其腺體內排出,沿毒牙的小管或溝進人傷口,引起中毒。
[常見毒蛇生態簡介]
一、銀環蛇別名過基峽、白節蛇、金錢白花蛇。頭比甄大,呈橢圓形,蛇體有黑白相間的橫紋帶,但腹側中斷,背脊微隆起,尾末端尖細,全長約60—120crn,屬前溝牙毒蛇。
棲于平原及山腳多水之處,常在晚上活動。
二、金環蛇別名金腳帶、金蛇、黃節蛇。頭比頸大,稍呈黑色橢圓形,蛇體有黃黑相間的橫紋帶,尾末端鈍圓而扁,全長約lOOcm左右,屬前溝牙毒蛇。棲于山地或水邊,多在晚上活動。
三、海蛇我國有15種海蛇,形態斑紋各異,但都有側扁如槳的尾巴,軀干后部亦略側扁,以便于在水中活動,屬前溝牙毒蛇,棲居于淺海中。
四、蝰蛇別名百步金錢、金錢蝰。頭背均為起棱小鱗,吻端圓寬,鼻孔大,體粗尾短,全長約90—120cm。背部棕褐色,頭部有“X”形淺色紋。軀干有三行醒目的紫棕色大圓斑,腹面灰白,屬管牙毒蛇。多棲于平原、丘陵或山區的田野中。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頁 >>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