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關節脫位各論 第二節 上肢關節脫位第 9 頁
四、腕月骨脫位
腕關節的腕骨中月骨易脫位,且以月骨向掌側移位者最多見。
【病因病理】
月骨掌側寬、背側窄、呈楔形,近側凸、遠側凹、呈月牙形;月骨位于屈肌肌腱的后方,伸肌肌腱的前方,上為橈骨下端內半面,下為頭狀骨近端,左、右為舟骨與三角骨(舟骨位于月骨橈側,三角骨位于月骨尺側)。當跌倒時,手掌先著地,腕部強烈背伸,月骨受到橈骨下端和頭狀骨擠壓而向掌側移位(即形成前脫位)。前脫位后,遠側的半月凹關節面移向掌側,近側的半月凸關節面移向背側。由于暴力的大小不同,月骨脫位的程度和預后也有所差異。
【臨床表現與診斷】
1.本病有典型的外傷史。
2.傷后腕部掌側疼痛、腫脹、隆起、腕關節活動受限制。
3.由于脫位之月骨壓迫屈指肌腱,腕關節呈屈曲位,中指不能完全伸直。握拳時第3掌骨頭明顯凹陷,沿縱軸叩擊該掌骨頭,腕部有明顯疼痛。
4.在腕骨掌面可觸及脫位之月骨,其背側正常月骨部位的凹陷加深,若正中神經受壓,可引起掌面橈側三個半手指麻木。
5.X線檢查,正位片可顯示月骨由正常的近方形變成三角形,月骨凸面轉向頭狀骨,頭狀骨向近側輕度移位;側位片顯示月骨移位于腕關節掌面,月骨的凹面向掌側傾斜,凸面向背側。
本病依據其典型的腕部伸手掌撐地的受傷史及臨床表現,即可明確診斷。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頁 >>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