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關節脫位各論 第二節 上肢關節脫位第 7 頁
三、小兒橈骨小頭半脫位
小兒橈骨小頭半脫位,又稱小兒牽拉肘,多發生于4歲以下的幼兒。橈骨小頭半脫位,并無關節囊的破裂及橈骨小頭的明顯移位,傷后肘關節無明顯腫脹與畸形。X線拍片,亦不能顯示關節的病變,故有肘關節假性脫位之稱。6歲以后兒童,因橈骨小頭發育,故不易發生半脫位。
【病因病理】
因幼兒橈骨小頭發育尚不健全,橈骨小頭與橈骨頸的直徑幾乎相等,有時橈骨頭甚至還小于橈骨頸,關節囊與環狀韌帶比較松弛。當幼兒前臂被過度向上牽拉時(如穿衣、跌跤或上樓梯時,肘部在伸直位受到牽拉力的影響),則橈骨小頭易從包繞橈骨頸的環狀韌帶中滑脫,環狀韌帶被嵌夾在肱橈關節面之間,障礙橈骨小頭回復原位,即形成橈骨小頭半脫位。
【臨床表現與診斷】
1.有被牽拉的損傷史,傷側肘部疼痛,傷肘保持半屈曲,前臂處于內旋位。傷兒哭鬧,不能屈肘、舉臂,常拒絕別人觸動傷肢及拒絕檢查。
2.傷肘外側部有壓痛,但無腫脹和畸形(即便有腫脹,有很輕微,常不能觸及),前臂不能外旋,肘關節被動屈、伸活動時,疼痛加重及傷兒哭鬧。肩部及鎖骨部均為正常。
3.若有明顯外傷史者,應作X線檢查,以排除橈骨頭、橈骨頸及肱髁上骨折。
本病之診斷,結合病史、癥狀及體征,診斷不難。但須與肩前部筋肉滑脫或肩關節滑膜嵌夾所致的小兒上肢不能抬舉進行鑒別。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頁 >>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