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下肢傷筋 第四節 踝部病癥第 9 頁
【治療】
1.原則 活血祛瘀,舒筋通絡。
2.施術部位 小腿后側及足跟部。
3.取穴 承筋、承山、痛點、跗陽、昆侖太溪、仆參等。
4.施術手法 推、滾、揉、搓、捏、拿、動。
5.時間與刺激量 每次治療時間十五分鐘為宜,刺激量視傷情而定。
6.手法操作(分下三個步驟)
(1)推滾小腿跟腱法 病人俯臥位,踝部前方墊枕。術者立于傷側,用雙手自上而下交替推小腿至足跟部十數次;繼之,用一手小魚際或掌指關節部緩和而沉穩地沿小腿中部滾至足跟數分鐘。
(2)揉搓捏拿跟腱法 病人俯臥位,用雙手掌或魚際部著力揉、搓跟腱及其兩側數分鐘;繼之,使膝關節屈曲九十度,踝關節趾屈,充分放松跟腱。在此姿勢下,另手由上向下柔和的捏、拿小腿后側筋肉數十次。捏拿時,亦可配合踝關節背伸、跖屈活動。
(3)按揉俞穴動踝法 病人俯臥位。用單手拇指按揉承筋、承山、跟腱部痛點,及拇指對壓昆侖、太溪穴,各半分鐘;繼之,病人仰臥位,術者一手托足跟,另手握足掌,在撥伸下左、右搖轉、背伸、跖屈踝關節數次。
【注意事項】
1.治療期間,應盡量減少跑、跳、蹬的活動。
2.注意局部保暖,勿用涼水侵泡傷處。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頁 >>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