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處理中醫藥標準化中的若干問題第 6 頁
標準與中醫特色、療效的關系
在標準化過程中,應當既盡量保持中醫特色,又要靈活運用;既便于表述,又便于交流。如針灸腧穴的定位、針灸針的長度、針刺的深度等,都要用到中醫特色的計量單位“寸”,這與國際單位制計量長度單位不同。1987年世界衛生組織在韓國漢城召開國際會議,確定“寸”為經絡和腧穴定位的標準計量單位。因此,在針灸標準的計量中使用“寸”作為單位,也就具有了中醫針灸特色。
《標準》中提到:“我們……有許許多多的技術和方法,歷經幾千年的傳承,具有很好的效果和群眾基礎。許多方法花錢很少,或不花錢,家庭社區都可以用。”標準化程度與臨床療效之間并不是等同關系;中醫藥標準化的目的并不是單純為了療效,而是建立中醫藥的最佳秩序,為最終取得最佳效益、提高臨床療效服務。因此,實施中醫藥標準的落腳點還是為了提高療效。
中醫藥標準化建設是促進中醫藥學術發展的需要,也是維護我國作為中醫藥原創國地位的需要。中醫藥標準化的道路還很漫長,在標準化的理論與方法學研究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我們必須堅持并進行系統深入的研究。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