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處理中醫藥標準化中的若干問題第 5 頁
標準化的保障問題
《標準》中提到:“標準的研究制定要有專業隊伍,要有一批長期從事標準研究制定的機構單位,在全國要布些點,有整體設計和考慮。”“它能規范一個行業、一個領域、一套技術,在研究制定過程中能鍛煉和造就人才,提高全行業的科學素養。”
中醫藥標準化缺少統籌規劃和有效的組織與經費保障,缺少中醫藥標準研究網絡和可依托的骨干單位,缺乏標準化專業人才。應根據中醫藥標準化工作的進展,不斷優化中醫藥標準化機構,加強標準化人才隊伍培養。2009年,ISO/TC249 中醫藥技術委員會秘書處落戶中國,標志著我國開始把握中醫藥國際標準化的主導權,并將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獲得更多的機遇。
管理和服務標準薄弱的問題
中醫藥標準制定工作起步晚、基礎弱,《標準》一文認為“我們需要有擔當的精神、責任的意識,積極承擔起這項工作。”現階段,中醫藥標準體系尚不健全、結構尚不盡合理,已發布的標準主要為技術標準,而管理標準和服務標準的制定較薄弱。應在整體推進的基礎上,根據需要,突出重點,循序漸進,加強管理標準和服務標準的制定。對中醫藥的海外辦學、辦醫以及對從業人員的責任、權利、義務、職業道德、效果考核都應當有相應的管理標準。中醫藥標準體系應能夠起約束作用,從技術和管理上進行干預,確保中醫藥在國際上的健康傳播,保證中醫藥的原味傳承。標準不是一成不變的,要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因此標準體系建設也應在使用過程中反復修改。
上一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