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共存:藏象學說的核心價值第 4 頁
“時空共存”是生命的重要特征
《素問·寶命全形論》說:“天復地載,萬物悉備,莫貴于人。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由天地構成的空間,由四時形成的時間,是世間萬物存在的條件。只強調空間重要,或者只認為時間可貴,都不是全面的觀點。
中醫認為,五臟構成的三焦,凝結著時空雙重元素,這與五方四季的布局一樣,決定著人體氣血陰陽的生長化收藏,也決定著人體與環境之間的物質、能量和信息的交流,升降出入,生生不息。因此,無論肝腎物質器官的實際位置是在脾胃的上邊,還是在脾胃的下邊,或者在同一高度,并無實際指導診療的意義。在中醫的理論體系里,肝腎永遠處于下焦,脾胃必須在中焦,這樣才能保證時空的有序,生命的升降出入正常運作。
三焦時空氣化運行正常,人體的健康才有保障。
人體時空運化失常,就會產生疾病。百病之生,既有空間的升降失調,也有時間的寒熱差異。
陰陽寒熱虛實表里的八綱辨證分類,既需要分清空間運行的滯礙,也需要辨明時序寒熱的錯位。當其位,得其時,無太過、不及,則屬于正氣,人體和諧無病。失其位,非其時,就是邪氣,邪氣存則正氣損,人體就偏離了健康狀態。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