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恩:國家醫改與中醫藥的發展第 3 頁
而在中國的醫療服務體系中,醫學服務要求幫助、安慰服務是不可能有的。我去某醫院治病,拿著院長開的條,等了一個半小時,最后等到醫生給我看病的時間就是兩分鐘。我最后問他,他要去開會了。這怎么可能提供幫助,但這不是醫生之錯,因我們的業務資源是建立在以醫院為中心的,和我們整個人類疾病結構不一樣,如想解決今天看病難的問題,必須要改變這個結構。
正是基于這樣的要求,中國醫療要解放生產力。要精簡行政,取消編制,釋放巨大的醫療供應能力;以分級診療為主的服務結構;實施門診、住院分工合作,制度先行,破除“擁堵”怪圈;鼓勵社會辦醫,以多元服務、特定人群、市場條件主導原則,鼓勵社會辦醫;政府辦醫以基本服務、普惠全民,公共權益主導為原則。
國家醫改要務三:醫學轉型
疾病醫學與健康醫學有著本質區別,疾病醫學指病有所醫(檢查、吃藥、住院等診療服務),健康醫學側重健康維護(未病、已病、康復等三段服務)。
2013年,國務院發布《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40號文件)有助于促進醫療效率,因為將有更廣泛、更有效的“上醫”行動;促進社會和諧,因為將有更可及、更優質的“熟人”醫生;促進生態環境,因為將有更一致、更協調的“問責”機制;促進經濟轉型,因為將有更長久、更強大的“內需”服務。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