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機遇 發展中醫藥健康服務業第 7 頁
中醫康復主要包括針灸、推拿、中藥內外治法、情志療法、飲食療法、傳統物理療法、環境療法、拔罐、敷貼、刮痧,以及傳統體育療法太極拳、八段錦等。這些療法都易于在基層醫院、社區甚至家庭中推廣。因此,大力開發中醫康復市場,不僅可以解決老百姓的康復需求,還減輕了各大醫院的負擔,同時也拓寬了中醫的醫療服務市場。
“治未病”在社區與農村大有可為
要推進“治未病”服務網絡和平臺建設、“治未病”服務技術的規范使用、區域“治未病”服務體系的構建,推動“治未病”在公共衛生服務中發揮作用。
推進城市社區及鄉村服務機構開展中醫治未病工作。開展中醫養生保健、藥膳飲食指導,普及中醫藥預防保健知識;建設集中醫預防保健、康復為一體的社區健康之家;為老年人建立健康檔案,提供健康信息管理和健康教育服務。鼓勵社會中醫養生保健機構發揮作用,形成中醫特色明顯、技術適宜、形式多樣、服務規范的中醫藥預防保健服務體系。
鼓勵開辦中醫診所,發揮坐堂中醫“簡、便、驗、廉”的優勢,拓展中醫門診服務醫療市場,如天津在全市社區和鄉鎮建起了194家“國醫堂”,既是中醫發展的載體,更是中醫服務的平臺。注重將中醫藥特色優勢發揮與市場需求相結合,除基本醫療需求外,進一步延展中醫藥服務領域,如在兒童預防保健方面推廣捏脊、摩腹等小兒推拿手法。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頁 >>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