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視點:中醫是弘揚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第 5 頁
高度重視中醫文化建設的重要作用,加強中醫藥文物、古跡的保護,做好中醫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加大對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的保護力度,為中醫人才傳承培養創造條件,確保中醫學術后繼有人、代代相傳。
積極圍繞文化體制改革的發展方向,加強中醫文化建設,弘揚大醫精誠的職業道德,開展中醫文化普與教育,加強宣傳教育基地建設。加強中醫文化資源開發利用,打造中醫文化品牌。加強輿論引導,營造全社會尊重、保護中醫知識傳承與創新的氛圍,通過中醫知識的傳播,繁榮發展中華優秀文化。
發揮中醫防病治病作用,弘揚中華文化
中醫學體現了以人為本、早期干預的個體化診療模式。這種診療模式對健康維護與治療原因不明或多因素導致的疾病具有獨特優勢。因此,不斷提高中醫傳承創新與防病治病能力,特別是在臨床實踐中,堅持中醫在“治人”(而非治病)中升華理論,突出人文與生命活動結合的理論特色以及整體觀念、辨證論治的優勢,通過臨床實踐與研究,不斷創新豐富中醫理論,升華中華文化。
堅持中醫主體發展,推進自主創新,不僅是發展中醫學的根本途徑,也是弘揚中華文化的有效措施,更是不斷滿足人類健康需求的巨大動力。必須以提高防病治病能力為根本,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為核心,以服務人類健康為目標。堅持基于中醫臨床實踐的自主創新,堅持基于文獻與理論研究的傳承創新,堅持有效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引進、消化、吸收后再創新,在傳承創新中進一步發揮中醫防病治病作用,使中醫理論承載的中華文化不斷賦予時代精神,傳播弘揚中華文化。
上一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