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中醫人 立中醫心 踐中醫行第 8 頁
具體而言,一是要正本清源。通過對《周易》和儒、釋、道及諸子百家學說以及相關文物、神話、傳說的研究,理清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對中醫藥理論體系形成的各個階段的影響,進而追溯中醫藥經絡文化、診療文化、本草文化、養生文化等形成的本源;同時,對中醫藥典籍、出土醫書、民間傳承的醫術醫方進行系統的整理研究,發掘其理法方藥和秘方絕招,逐步實現中醫藥文化本源研究的系列化。二是開源暢流。編撰中醫藥文化教育的系列教材和中醫藥文化普及讀本,開發中醫藥文化教育與傳播的資源,拓寬中醫藥教育與傳播的渠道,逐步實現中醫藥文化傳播的大眾化。三是搭建平臺。有計劃地開展中醫藥文化傳承與發展的學術交流,逐步實現中醫藥文化傳承與學術交流的國際化。四是形成中醫藥文化產品。在總結 “中醫中藥中國行”活動經驗的基礎上,建立并完善中醫藥文化與傳播中心和中醫藥文化教育基地,開展全國中醫藥文化科普巡講,編輯出版系列圖書、專題報告,編制系列教材、普及讀本、音像制品,開辦中醫藥文化專題培訓班、舉辦專題會議和大型專題賽事,籌建國家中醫藥博物館,聯合報刊、影視、網站主流媒體及其相關單位,開設電視專題節目、咨詢服務熱線、攝制專題片,開通中醫藥文化之旅、健康之旅等,形成中醫藥文化教育與傳播系列產品,逐步實現中醫藥文化研究與傳播的產業化。
構建合理的大發展格局,走科學發展之路。科學發展,就是要體現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構建合理的發展格局,把科學發展的理念貫穿到工作的各個方面、各個環節。這就要求始終堅持發展的主題,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積極為中醫藥事業發展服務,同時促進中醫藥文化自身發展;堅持以人為本,滿足人民群眾健康需求,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堅持全面協調發展中醫藥文化,促進中醫藥事業持續健康發展;堅持統籌兼顧,立足全局,著眼長遠,實現科學發展。近幾年,國家提出了“六位一體”的中醫藥發展格局,“文化”已列入中醫藥工作日程中,并被提高到戰略高度。經過在工作目標、工作項目、工作隊伍等方面的積極探索,逐步構建和形成了中醫藥文化發展的藍圖。實踐證明,加快中醫藥文化發展,就需要將中醫藥文化置于國家文化建設的宏觀背景下,將中醫藥文化置于中醫藥事業格局中,一手抓中醫藥文化事業,一手抓中醫藥文化產業,既滿足公眾醫療衛生和健康需要,又促進經濟發展。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頁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