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中醫人 立中醫心 踐中醫行第 4 頁
在管理上做真用中醫的人,就要強化對中醫臨床、科研、教育質量的管理與檢驗,包括對中醫診斷率、中藥處方率、中醫醫案合格率、中醫科研立項的中醫思維與技術含量、中醫藥教育的課程設置、教材編著、考試命題的中醫思維與技術含量等進行有效監控。在執業上做真用中醫的人,就要提高對傳統文化的認知和理解,加深對中醫理論的認識,堅定從事中醫藥的信念,用中醫思維認識生命現象和活動規律,指導養生保健,認識疾病的發生和選擇治療疾病的方法,提高中醫藥的療效。
用中醫藥文化基本知識傳導媒體與社會公眾,做真信中醫的人。中醫藥植根于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土壤里,被廣大人民群眾所接受和廣泛使用,有著良好的群眾基礎。研究表明,中醫藥具有“個性化的辨證論治、求衡性的防治原則、人性化的治療方法、多樣化的干預手段、天然化的用藥取向”五大特色和“臨床療效確切、用藥相對安全、服務方式靈活、文化底蘊深厚、創新潛力巨大、發展空間廣闊”六大優勢。但近現代以來,隨著西學東漸,民眾對中醫藥的接受不再根深蒂固。因此,提高中醫藥在公眾中的影響力,使中醫藥“有人信”,是一項基礎性、戰略性的工作任務。
在管理上做真信中醫的人,就要創建和完善中醫藥醫療保健服務網絡,創建和完善中醫藥專項基地,創建和完善中醫藥宣導機制,充分發揮報紙、雜志、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在中醫藥文化科普工作中的主力軍作用,讓中醫藥文化知識真切地走進農村、走進社區、走進家庭、走進軍營、走進工廠、走進社會大眾,提升人民群眾對中醫藥文化的認識,讓全社會都了解中醫藥常識、關注中醫藥發展,使其崇尚中醫、相信中醫、選擇中醫。
在執業上做真信中醫的人,就要給民眾提供高質量的中醫藥服務,切實解決人民群眾的健康需求,同時,擔當起中醫藥文化使者的角色,讓每一個受診者不僅享受到高水平的中醫服務,而且充分感受中醫文化的魅力。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頁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