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醫對應教學如何避免非中非西第 4 頁
據觀察發現,現在很多教師即使是博士研究生畢業,或者主任醫師、教授,也常常出現西醫水平頂呱呱,而中醫基礎十分薄弱的情況。中醫基礎不牢固,在中醫教學的過程中,基本上是西醫學一統天下。而對于中醫的內容很多時候則是泛泛而談,舍本逐末。
正因為如此才會形成一個惡性循環,導致很多學生在思想上出現輕中醫、重西醫的不良傾向,干擾牢固中醫思想的形成。
課程對應不準確,中西醫教材建設滯后、單一。對于對應教育模式的課程體系建設來講,兩個課程體系的結合應該是兩個學術體系最新成果的結合,但是現實中這很難做到。
中醫是一門古老的學科,上千年來學術思想沒有很大的變化,因此中醫課程基礎知識的個性程度不高。而西醫學就不一樣,很多西醫學知識更新速度非常快,即使在西醫學教材編寫的過程中,經過編輯、審稿、出版,也需要4~5年的周期,已經不能完全反映出臨床最新的研究進展。而在中醫院校的教材編寫中這一問題就更加突出:
一是中醫學院教師的西醫課程基礎薄弱,很多都不是西醫學方面的權威,西醫知識編輯水平上不去。二是教材出版滯后,很多教材出來后,很多西醫知識都是過期很久的東西,嚴重影響教學效果。
上一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