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中醫 師承教育不可或缺第 2 頁
師承人才在基層受歡迎
院校教育與傳統師承相結合有利于中醫“四診和參”技術的繼承和發展。在基層農村和社區,大型的醫學檢測設備較少,診治初診病人時,中醫技術很實用。
在基層,如有的患者得知你是中醫,會故意不回答你的問診,先伸手請你診脈,你可結合切、望、聞及其他中醫診斷技術做出診斷。假如病人認為你診斷有據,會增加他對醫生的信任,有利于疾病的治療。當然,基層中醫也不排斥先進技術,會中西兩條腿走路。
師承可補傳統中醫理論繼承不足
院校教育與傳統師承相結合,有利于繼承和發展目前院校中醫基礎理論教學中忽略的內容。如大家知道的“易醫同源”,但院校教育中相關“易醫”的內容很少。特別是唐代孫思邈在《大醫習業》中提及的易醫相關文獻的學習和掌握就更少。如其中提出除學習中醫經典著作外還要對“《周易》六壬,并須精熟,如此,乃得為大醫。”
目前,院校教育中對《周易》及其分支中與中醫相關的術數等內容教得較少。如我們研究的中式人體生物鐘理論就是一種與中醫基礎理論直接相關的術數學內容,它所涉及的“法于陰陽、和于術數”的內容可直接應用于中醫臨床等方面。
所謂中式人體生物鐘理論,其主要內容是:為了區別于國內外用人的出生年月日為基準,預測個體的體力、智力、情緒等周期變化的人體生物鐘理論,我們把中醫運氣學說中記錄運氣特征的干支作為工具,將年、月、日、時的干支組合用來記錄人出生肺循環建立時的時間形式,稱為中式人體生物鐘記錄方法。
通過分析中式人體生物鐘的干支組合、相互作用、運行規律、影響因素,并將其與人的健康、易患疾病等方面相聯系,對預防和治療疾病大有裨益。希望能有選擇地通過師承等形式傳授給中醫院校的學生。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