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中醫 師承教育不可或缺
張承龍 山東淄博政仁新中醫研究所 張子峰 上海交通大學 張琳慧 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昆侖鎮中心衛生院
近日貴報發表了羅衛芳等人《對中醫藥現階段特征與發展方向的思考》一文。文章在“中醫藥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中提到:“傳統文化復興為中醫藥復興奠定了社會與文化基礎”;在“明確中醫藥事業發展方向”中提到:“教育模式轉向院校教育與師承相結合”等內容。我們認為這些思考是非常深刻的。特別是中醫教育模式向院校教育與傳統師承相結合的轉變可促進中醫理論的繼承和發展。在此從以下從5個方面談一下自己的看法,供參考。
優秀的師承人員能勝任現代教育
我國的中醫院校教育從一定意義上講是傳統師承教育的繼承和發展。從中醫院校教育的發展史來看,在新中國成立后的中醫院校中,講授中醫藥基礎理論和臨床課的師資大多來自師承或家傳,這說明優秀的有師承經歷的中醫師能承擔現代的中醫院校教學任務,并從一定意義上驗證了“能教出大學生的老師不一定要上過大學”說法的可行性。
民間師承應受保護
院校教育與傳統師承相結合有利于中醫藥特有技術的繼承和發展。現在國內基層中醫里,還有一定數量的掌握一定中醫絕活的師承中醫師。據我們了解,他們有的已在60歲以上。假如現在轉變單純的中醫教育模式,在師徒相傳的過程中,他們的特殊技藝還可以傳承和發揚。否則這些技術有可能自行消亡,我們的后代也只能在影視作品中欣賞這些中醫藥傳統技術的神奇了。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