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創新型人才要在四方面下功夫
李金田 甘肅中醫學院
人才的創新能力決定著行業的創新能力,中醫藥人才是中醫藥事業繼承、創新和發展的決定性因素。高等院校要培養創新型中醫藥人才,應該努力創造條件,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從以下四個方面狠下功夫:
樹立創新理念。做好任何事情都需要樹立創新理念,古老的中醫藥事業的發展更需要創新理念引領。幫助學生樹立創新理念首先要改革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學會質疑,善于發現。
其次要變革培養模式,在充分發揮院校教育優勢,注重多元化、多學科交叉培養的同時,吸收中醫藥傳統師承培養模式的精髓,實行導師制,通過傳幫帶培養出一批既具有扎實中醫藥理論功底,又能在工作實踐中對中醫藥理論進行拓展的創新型人才。
打牢理論基礎。中醫藥理論發源于古代哲學,在辨證論治思想指導下,以扶正固本為核心,強調天人合一,重視個體差異。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又融入了倫理、宗教等許多非醫學的概念和原則,并經歷代名醫大家的收集、整理和提煉,形成了以《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本草綱目》等為代表的經典理論著作。培養創新型中醫藥人才,一定要指導學生熟讀經典、理解經典,這是對中醫藥進行創新的基礎。另一方面,也要關注現代科學特別是醫學發展的前沿信息,為中醫藥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注重實踐鍛煉。中醫藥學注重實踐,是中華民族長期與疾病斗爭的經驗積累。張仲景、李時珍等醫圣先賢創新發展中醫藥的事例充分說明,立足臨床,立足實踐,在實踐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是創新型人才成長的必由之路。
近年來,我們學校重視實踐教學基地建設,采取課堂與實踐結合的“兩段式”教學方法,通過“院系合一”等多種途徑,為學生提供早臨床、多臨床、反復臨床的機會。利用寒暑假組織學生開展采藥、義診、社會調查等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體會實踐在中醫藥專業學習過程中的重要性,在幫助學生鞏固專業思想、培養專業責任意識、樹立創新理念等方面發揮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提高文化素養。中醫藥學在形成與發展過程中,吸收了大量歷代人文和自然科學的優秀成果,具有濃郁的傳統文化特色。要創新發展中醫藥學,必須具有較高的文化素養。
提高學生文化素養的途徑很多,最主要的有兩方面:一要合理設置課程體系,適當增加四大經典及醫古文等專業基礎課程的課時,重視中國醫學史、中國文化史、醫學心理學、醫學倫理學等人文課程的教學。二要加強校園文化建設,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把傳統文化教育融入學生學習生活的各個場景,讓學生從細節中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