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基層中醫人才培養缺失第 4 頁
完善基層中醫藥人員培養規劃及內容
一是積極爭取,加大國家人才培養支持項目中中醫人才的比例。國家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免費培養項目計劃為3年,目標是為每個鄉鎮衛生院培養一名本科生,2010及2011年項目國家計劃已定,無法更改。建議在明年的國家訂單定向醫學生培養計劃中,大大增加中醫類計劃。以增加基層醫療衛生單位中醫藥人才數量。
二是主動協調,加大基層人才培養中中醫類課程設置及中醫適宜技術推廣。建議在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及規范化培訓中增加中醫知識的培訓力度,甚至將中醫單獨列出,單獨考核。
不管中醫還是西醫,中醫內容均應為必修及必考科目。只有這樣,將來才有可能在我們的培訓人員中走出一批中醫人才。20世紀50年代國家“西醫學習中醫”的做法,就培養出一批像陳可冀、沈自尹這樣的大家,這充分說明,全科醫生培訓中中醫課程設置的重要性。
三是多策并舉,進一步完善加快中醫人才培養配套措施。比如,改革中醫藥院校教育,調整中醫藥高等教育結構和規模,按照中醫藥人才成長規律施教,開展高等中醫藥院校中醫臨床類本科生招生與培養改革試點,加強中醫藥職業教育。
完善中醫藥師承教育制度。探索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師承教育模式,落實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人培養與專業學位授予相銜接的政策,妥善解決取得執業資格的師承人員在職稱評定和崗位聘用等方面的相關問題。
創新機制,將農村具有中醫藥一技之長的人員納入鄉村醫生管理。完善中醫藥人才考核評價制度。制定中醫藥專業技術人員水平能力評價標準,改進完善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資格考試中中醫藥專業考試的方法和標準,建立國家中醫藥專業人員職業資格證書制度,開展中醫藥行業特有工種技能鑒定。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