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慶其膏方用藥經驗第 2 頁
“胃喜為補”
進補要有方略,護胃最重要。王慶其認為,“虛則補之”,不虛則無須補之,而補有平補、清補、溫補、峻補和緩補之分,還有消補兼施等,切忌蠻補,否則易致僨事。不論何種補法,時時顧護脾胃之氣最為緊要。葉天士有“胃喜為補”之說,若補而礙胃,必補之無益,還可能橫生枝節。諸種補法必得胃氣資助而后效。舉凡胃有夙疾者當先治其病,而后再行滋補;中焦樞機不暢者,必先燮理升降樞機為開路方;食欲不振者,當先蘇胃以振奮中氣;脾虛便溏者,宜扶中州以實大便。膏方中均需伍以健胃、調胃、蘇胃方藥,待胃氣旺則五臟六腑皆旺。
遣藥組方
膏方具體如何立方遣藥?王慶其通過多年臨床實踐的摸索和探討,逐步形成了使用“組藥”來擬方的經驗。即根據中藥配伍的規律,“或用以專攻,或用以兼治,或以相輔者,或以相反者,或以相用者,或以相制者”(《醫學源流論·方藥離合論》)使藥各全其性,以成一方之妙,從而發揮很好的治療作用。他以四味中藥組成“組藥”,來處方擬藥。下面列舉數端以示:
健脾止瀉藥組:薏苡仁、懷山藥、白扁豆、蓮肉。四藥均有健脾、厚腸、止瀉之功,對素來脾胃虛弱,大便溏薄或次數增多者,有很好的療效。
清腸止瀉藥組:葛根、黃芩、黃連、馬齒莧。四藥系葛根黃芩黃連湯為基礎,加馬齒莧,有清利腸中濕熱作用,適用于慢性結腸炎、腸激惹綜合征、潰瘍性結腸炎者。
痛瀉方藥組:炒白術、炒白芍、炒防風、陳皮。四藥系治療泄瀉的名方痛瀉要方,有調和肝脾、緩急止痛作用,對慢性結腸炎、腸激惹綜合征等有較好的療效。
理氣通腑藥組:木香、檳榔、青皮、制大黃。四藥為木香檳榔丸的底子,有理氣機、通腑行之功,適用于腹脹、便秘或大便不暢者。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