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經驗:熊繼柏醫案-乳腺癌術后右手臂腫脹不遂案第 2 頁
2005年7月20日四診:前癥顯減,右手已能自行抬舉,右手指已有握力,已能拿筷吃飯,只是右手尚感覺無力,整個右手臂的腫脹已明顯消減。舌脈同前,守原方加減再進30劑。
處方:黃芪40克,當歸尾10克,川芎8克,赤芍10克,桃仁6克,紅花3克,地龍10克,僵蠶10克,炮山甲10克,雞血藤15克,忍冬藤15克,絲瓜絡10克。30劑,水煎服。
2005年9月10日五診:右手已基本恢復正常,其腫脹、麻木完全消除,活動自如。但近日來覺疲乏,頭暈,目脹,手足心尚煩熱,舌紅苔薄黃,脈細。此病后虛弱未復之象,治當益氣以養血,用益氣聰明湯加味調治之。
處方:西洋參10克,黃芪30克,白芍10克,當歸10克,葛根20克,蔓荊子10克,黃柏4克,天麻15克,地骨皮15克,炙甘草10克。15劑,水煎服。
按:治久病必須有守有方,不可“朝令夕改”。治愈此證,貴在持守。然《素問·五常政大論》云:“小毒治病,十去其八;……無使過之,傷其正也。”故俟其病癥顯減之后,便去掉方中具有小毒之全蝎,而改用僵蠶,即此意也。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