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刺魚際、復溜治汗醫案第 2 頁
因病孩屬實證,故取瀉法。快速進針得氣后,施強刺激,然后徐徐出針。出針后,見汗出而熱漸退,繼服穿心蓮、六神丸等藥而愈。
病案2
楊某某,女,2歲。因患支氣管炎而高熱咳嗽,經注射退熱針及抗生素而退熱,但患兒頻咳,汗出不止,神疲乏力而來診。
在家長的配合下,予針刺魚際、復溜二穴,取補法留針15分鐘后,見頻咳緩解,汗止,再投生脈散加味2劑而吿愈。
病案3
王某,男14歲。患者一向體質較弱,有過敏性紫癜、腎炎、肝炎、肺門淋巴結核等病史,常因扁桃體炎而高熱不退。往往用多種抗生素亦難退熱,若熱退后又自汗或盜汗。2007年某日,一次因高熱經藥物處理而退熱后,數日汗出淋漓,家人甚為擔憂,其母要求針刺治療。
采用補法刺魚際、復溜各一針,進針得氣后,留針15分鐘。當晚汗出即減大半,繼第二次針刺后汗止。后來又因病后盜汗,亦采用此法治愈。(賈佩琰)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