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經驗:芒硝封包治療血栓性靜脈炎
中醫經驗:芒硝封包治療血栓性靜脈炎 沈娟芬 浙江省桐鄉市中醫院
下肢靜脈曲張,屬中醫“筋瘤”范疇,是由于長期從事站立負重工作,勞倦傷氣,或多次妊娠,氣滯血瘀,血壅于下,結成筋瘤。早期感覺患肢墜脹不適和疼痛,站立時明顯,行走或平臥時消失。后淺靜脈逐漸怒張,小腿靜脈盤曲如條索狀,色帶青紫,甚則狀如蚯蚓樣。有的易并發血栓性靜脈炎,表現為一個局限的曲張靜脈驟然出現疼痛、發熱,檢查時,可發現局部灼熱,有輕度腫脹,可以捫到線條狀的硬索。范圍較大和炎癥反應劇烈者,可有體溫升高。西醫治療效果不明顯,筆者運用中藥芒硝封包治療效果較好。
芒硝又名樸硝,為灰白色顆粒狀礦物類中藥,生性脆而易碎,其主要成分為硫酸鈉、硫酸鈣、硫酸鎂等。中藥學中闡述芒硝性味苦咸,大寒,具軟堅瀉下,清熱瀉火之功效,外用可軟堅散結,消腫止痛。
方法:用紗布縫制一個大小適宜的布口袋,將200~500克芒硝研磨成粉末裝入其中并封口。將裝入芒硝的布袋子貼敷于紅腫、疼痛的下肢,然后將下肢抬高。持續使用,每日更換1次,5~7天后,下肢的紅腫、疼痛明顯減輕,為手術治療創造了良好條件。
注意事項:芒硝需要細細研碎,裝入布袋后妥善固定患處防止移位。定時觀察芒硝性狀,當發現芒硝變硬結晶顆粒變大時,應及時更換。保持皮膚清潔衛生、干爽,避免刺激,及時更換污染的被服。將下肢抬起,利于靜脈回流,加快水腫消退。避免水腫的下肢受到擠壓和摩擦,動作輕柔。加強巡視病人,觀察患處的皮膚情況及用藥后的反應。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