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欽榮治傷用藥經驗:通絡與養陰為伍
沈欽榮治傷用藥經驗:通絡與養陰為伍 孟永久 胡松峰 浙江省紹興市中醫院
通絡藥是治療痹證的首選藥,大多辛溫香燥,尤其是蟲類通絡藥,雖然鉆透力大,通絡效果好,但其傷津耗液的副作用亦不少。朱丹溪在《格致余論》中指出,通絡藥“皆性熱而燥者,不能養陰,卻能燥溫,病之淺者,濕痰得燥則開,瘀血得熱則行,亦可取效;彼病深而血少者,愈劫愈深,若未之病是也。”辛溫香燥用之不當的后果可見一斑。
臨床上患痹證者老年十占六七,其本身已有陰津不足之虞,怎經得起大量香燥藥之擾?即使是身強力壯者,由于痹證病程較長,長時間服用香燥藥,亦難免導致陰津虧損。但治療痹癥,通絡藥不能不用。因此,沈欽榮在治療痹證時,常常是通絡藥與養陰藥為伍,既取通絡藥蠲痹之功,又無傷陰劫液后顧之憂。
有一60歲女性患者,右膝關節疼痛3年,近1月加重,上下樓梯受限,來本院就診,拍片示:右膝關節退變,內側膝關節間隙略窄,診為痹證,沈欽榮用通絡藥治之。1周后復診,患者自訴癥狀有所緩解,但不夠顯著。沈欽榮疑為藥力不夠,遂加入蟲類通絡藥,并增加藥量。1周后復診,患者告不但痹痛未減輕,反添口舌干燥、便結難受,診見舌紅苔少。這是通絡藥香燥劫津所致,于是調整若干通絡藥,加入生地、桑寄生、玄參等。后患者來告,口燥便結諸證已失,痛楚亦除。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