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益氣治療胸痹心痛
高莉 孟憲紅 高敬力 河北省雞澤縣中西醫結合醫院
關鍵詞:冠心病 胸痹心痛 健脾益氣
申某某,女,56歲。患冠心病兩年余,曾用中西藥治療罔效。癥見:胸悶氣短,胸痛隱隱,時作時止,勞累尤甚,伴見倦怠乏力,心悸眠差,納呆食少,時有汗出,脘腹脹滿,便溏,日二三行。面見萎黃,舌淡胖有齒痕,苔薄白水滑,脈沉細。此乃脾胃氣虛,生化乏源,心脈失養所致。治擬健脾胃、滋化源、養心脈。方用香砂六君子湯加減:木香3克,砂仁5克,黨參12克,太子參15克,茯苓15克,炒白術12克,陳皮克,當歸10克,炒棗仁12克,夜交藤15克,炒谷麥芽各12克,甘草10克,大棗30克。7劑,水煎服,日1劑。
二診:納食稍增,精神體力漸增,大便不成形,日兩次,余癥同前,舌胖有齒痕,苔薄白,脈沉細。治宗原法,上方去當歸,加丹參12克,琥珀粉2克(沖服)。14劑,水煎服。
三診:胸痛未作,唯勞累后稍覺胸悶氣短,納眠正常,脘腹脹滿已不明顯,大便日一二次,基本成形,心悸汗出基本消失。心電圖缺血改變亦不明顯。既見效機,仍宗原方略有進退,先后服藥50余劑,心絞痛未作,諸癥消失。停藥一年病未復發。
按:《金匱要略·胸痹心痛短氣病脈證并治》曰:“胸痹心中痞、留氣結在胸,胸滿,脅下逆搶心……人參湯亦主之。”“胸痹,胸中氣塞,短氣……橘枳姜湯亦主之。”說明胸痹心痛屬脾虛者,用人參湯;中氣壅實者,用橘枳姜湯。人參湯溫補脾胃,中氣斡旋有力,既助胸陽,又消痰濕。綜合諸脈癥本案為脾胃氣虛,生化乏源,心脈失養所致,故治用香砂六君子湯加減以健脾胃、滋化源、養心脈而收良效。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