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似硬皮病治驗
李慶生 昆明醫學院
萬某某,女,27歲,自由職業者。2009年9月初診。自訴患硬皮病3年。8年前被確診患有鼻咽癌,至今一直在接受階段性的放療和化療。鼻咽癌病灶無復發跡象,也無癌細胞的其他轉移指征。病患者訴其3年前出現頸部皮膚不適,僵硬疼痛,無法左右自由轉動,多家醫院診斷為硬皮病。近一個月來在接受針灸治療。患者形體較小,胖瘦適中,自覺乏力,常易感冒,心情不好,面部皮膚微紅,有少許色斑,大便干結,尿黃短少。經行常愆期,量少,色黑。口咽部干燥,渴飲冷水。口唇發干,微紅少津。舌紅、舌體瘦,苔薄而少,舌面少津,脈弦細、微數。查體見其頸項左側皮膚受損,下起自肩部、上止于枕后約18厘米長,頸項左側約10厘米寬的部位皮膚表面僵硬,呈機化狀態,已看不出皮膚紋理,皮膚顏色紅白相間,以紅色為主。再細查其他部位,無皮膚僵硬之象。患者確診鼻咽癌已有8年多,多次做過放療和化療治療,因此診為“鼻咽癌放療后皮膚灼傷”。證屬陰虛火旺,兼氣陰不足,痰瘀互結。治以滋陰清熱,輔以益氣養陰潤燥,活血化瘀,滌痰軟堅散結。方取知柏地黃湯方意為主:生地16克,山萸肉15克,澤瀉10克,龜板10克,鱉甲10克,炒知母10克,玉竹12克,生黃芪15克,桔梗8克,炙升麻6克,澤蘭15克,丹參30克,丹皮15克,浙貝母15克,白芥子15克,皂角刺15克,威靈仙12克,白鮮皮15克,防風15克,藁本10克,白芷10克,桑葉15克,白芍15克,郁金15克,炒延胡索15克,制香附15克,懷山藥20克,生甘草8克。4劑,水煎服。囑咐患者其病非“硬皮病”,要放松心情。
二診:藥后自覺身體干燥狀況得到改善,頸部的牽拉疼痛感減緩,仍難轉側。查身體干燥不適狀態明顯改善,頸項左側受損皮膚稍微轉潤,但仍僵硬。舌脈等情況,仍同初診時。續守前方治療,再進4劑。鑒于其口干仍存,加重養陰潤燥之品,加沙參15克。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