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養生:立冬養生重在收藏與保暖第 2 頁
立冬養生:立冬養生重在收藏與保暖
生活重防“寒”
進入冬季以后,“早臥晚起,以待日光”是養生的基本要求,意思是說人們在寒冷的冬天,一定要早睡晚起。早睡以養人體陽氣,保持溫熱的身體。起床時間最好在太陽出來以后,這時人體陽氣迅速上升,血中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含量也逐漸升高,此時起床,則頭腦清醒,機智靈敏。而且早晨空氣中負離子濃度高,對人體也非常有益。上班族對于早起可能很困難,這就要盡量做到早睡,不熬夜。冬日切忌緊閉門窗,因為人從呼吸道每天排出的化學物質有100多種,汗水中蒸發的化學物質也有150多種,加上家具表面的油漆、室內裝飾材料、塑料用具和吸煙及烹調的油煙等氣體彌漫在室內,侵害著我們的身體,所以要適當的開窗換氣。冬天室溫應保持恒定,這是因為室溫過低則易傷人體元陽,過高則室內、外溫差大,外出活動很容易外感。所以室溫應保持在18℃~22℃之間為好。
冬季防寒非常重要,尤其要注意背、足的保暖。中醫認為,背部是人體足太陽膀胱經循行的主要部位。足太陽膀胱經主人一身之表,又具有防御外邪侵入的作用。所以,一旦受寒,就會損傷人體的陽氣,出現上感或陳疾復發、加重等現象。對于老人、兒童和患有胃及十二腸潰瘍以及心腦血管疾病的人來說,暖背尤為重要。背部保暖方法很簡單,只要穿一件貼身的棉(鴨絨)背心就好。民間有一說法,“寒從腳底生”,因為足為人體最遠端,脂肪薄,保暖能力差,而中醫認為足底穴位與內臟關系密切,如果足部受涼可引起感冒、腹痛、腰腿痛、痛經等疾患,所以要注意足部保暖防寒。方法有:一是穿好鞋,防過緊、過松、過薄,襪子以保溫的棉襪為好;二是平時多活動腳部,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三是每晚睡前用溫水泡腳(溫度以50℃~60℃為宜),能消除疲勞,御寒防凍,促進睡眠。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