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忌口是中醫治病的一個特點,歷來醫家對此十分重視,在《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等古代醫籍文獻中,都有不少這方面的記載。
俗話說:“吃藥不忌口,壞了大夫手。”忌口是古人從實踐中總結出來的。一般來說,在服用清內熱的中藥時,不宜食用蔥、蒜、羊肉、狗肉等熱性的食物;在治療“寒癥”服用中藥時,應禁食生冷食物;服發汗藥忌食用醋和生冷食物,服補藥忌食用茶葉、蘿卜等。有些食物本身對某些病情不利,也不宜食用。如患瘡、疥、腫毒、紅腫熱痛以及皮膚瘙癢等疾病的人不宜吃魚、蝦、牛羊肉等有腥膻味的食物,以免刺激;傷風感冒或出麻疹時,不宜食用生冷、酸澀、油膩的食物,以免影響解表,使風邪入里,加重病情;治療因氣滯而引起的胸悶、腹脹時,不宜食用豆類和白薯;服人參、黃芪時不宜同時食用蘿卜,因為參芪是補氣,而蘿卜則通氣。頭昏、失眠、性情急躁者忌食胡椒、酒等,傷寒、溫濕忌食油膩厚味等。
中醫古代文獻中,還有不少關于中藥相互之間或同食物之間相克的記載,被列為中藥配伍禁忌。如地黃、何首烏忌蔥、蒜、蘿卜,鱉甲忌莧菜,薄荷忌鱉魚,茯苓忌醋,雞肉忌黃鱔,蜂蜜忌生蔥、豆腐,天門冬忌鯉魚,荊芥忌魚、蟹、河豚、驢肉,白術忌大蒜、桃、李等。另外,由于疾病的關系,在服藥期間,凡屬生冷、油膩、腥臭等不易消化或有特殊刺激性的食物,都應忌口。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