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養生如何來做
立冬養生如何來做
11月7日“立冬”節氣過后,就意味著今年的冬季正式來臨。從中醫養生的角度,建議順應自然,起居調養應以“養藏”為主,建議早睡晚起,飲食上多吃滋陰的食物,可以開始適當進補。
起居:早睡晚起 晨練推遲
在生活起居方面,專家建議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證充足的睡眠,適當睡個懶覺,有利于陽氣潛藏、陰精蓄積。年輕人要避免夜生活豐富,睡覺過晚。
老年人要避免晨練起得太早。許多老人喜歡天不亮就起床出門晨練,這在冬季是不適宜的。早晨氣溫低,人體交感神經興奮,引起全身皮膚毛細血管收縮,血液循環阻礙增加,血壓容易升高,心肌耗氧量也增加,老人晨練易引發心肌梗死或腦溢血等意外情況。冬季晨練時間可以適當推遲,“見太陽才運動”。太陽出來以后氣溫升高,空氣質量也會變好,戶外活動應選擇在上午9時半以后到下午4時之前進行最為適宜。出汗過多既損傷人體之“陰”,又耗心陽,因此,冬季鍛煉身體,要防止運動過度,避免大汗淋漓,以身體微熱為度。
情志:恬淡安靜 暢快心情
情志方面,中醫講究入冬后,情志要恬淡安靜、寡欲少求,這樣可以使得神氣內收,利于養藏。冬季萬物凋零,常會使人觸景生情、郁郁寡歡,改變這種不良情緒的最好方法就是多參加娛樂活動,如跳舞、弈棋、畫畫、練書法、欣賞音樂等,這樣可以消除冬季低落情緒,振奮精神。
飲食:以滋陰潤燥為主
俗語說:“藥補不如食補。”食補在冬季調養中尤為重要。專家建議,入冬后的飲食可以適當厚重,食材以滋陰為主。中醫四時養生的基本原則是“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這是因為秋冬陽氣潛藏,陰精蓄積,順應這個趨勢養陰,效果要比其他時候要好。
水為陰氣之源。因此,冬季宜多喝溫水,養陰的同時還可以潤燥。此外,還可酌情選擇沙參、玉竹、百合、無花果、銀耳、枸杞、甲魚、羅漢果等養陰的食物煲湯或燉煮。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