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醫學的“四塔都”理論體系第 4 頁
1. 溫哈革(馬利語下同umbagi),此火謂之消化之火,在水、風、土3種元素的作用下,起著溫化腐熟攝取的一切水谷,化生氣血,產生熱量,使其吸收并濡養機體的作用。如果這種火氣不足,可見納果、胃脘脹滿疼痛、消化不良、乏力消瘦、虛弱等癥。
2. 馬基革(pacigi),這把火主管體內熱量的散發,能促進生長發育。增強抗病能力,形體健壯,智力聰慧。反之可見發育遲緩、癡呆、瘦小、遲走路、遲說話等(似漢族中醫先天稟賦不足)。
3.基納革(jinagi),傣醫認為這是一把在體內日夜不停地“燃燒”著的火,使人終身有熱量,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動力”。如果此火不足則可見未老先衰,根壞力竭,皮皺發白,精神萎靡(相當漢族中醫的“命門火衰”)等癥。
4.基臘納革(jilanagi),此為父母先天稟賦之火,能維持人體的正常體溫和正常的生理機能活動,使體內各種物質能夠有效的吸收,分泌和排泄等,如果此火稟賦不足,輕者可見發育不良,形寒肢冷、易勞累,重者可見生理缺陷等癥。
傣醫通過長期醫療實踐認識到,沒有火(陽氣、元氣),萬物就無法成熟,沒有火亦不可能產生人類的生命體。因此,只有在火氣的遍熟作用下才能繁衍產生生命體,所以人類和整個生命自然界都必需在這種元素的作用下方可正常生長發育。筆者認為傣醫所指之火,總的包括了兩方面,一為先天之火,二為后天通過脾胃之火,即通過先天之火的幫助,將機體所攝取的各種物質轉化為熱能。從而成為生命活動,新陳代謝過程中的動力。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頁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