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醫學的“四塔都”理論體系
傣族醫學的“四塔都”理論體系
人與自然界有著密切的佤,不可分割的聯系,傣族傳統醫藥學理論認為:風(傣語為佤約、今為“攏”)、火(傣語為爹卓、今為“懷”)、水(傣語為阿波、今為“南”)、土(傣語為巴他維、今為“拎”)是構成自然界物質的四種基本元素,人體生命的構成也離不開這四種基本物質。
人體健康無病,就必須保持風、火、水、土四種物質元素的平衡關系,這里面包含有兩種意義:一是人體內風、火、水、土四種物質的相互平衡關系;二是人體內的風、火、水、土四種物質與自然界的風、火、水、土四種物質的相對平衡和協調關系。如果這兩種平衡關系中任何一種物質失調,或與其他物質元素失去平衡關系,人體就會生病。所以,自然界里的風、火、水、土保持了相對的平衡關系,那么氣候就正常,萬物也順利生長,如該下雨時就下雨,該熱的時候就熱,該冷的時候就冷,這樣就劃分出了水源充足的雨季,氣候溫暖的或炎熱的夏季,氣候寒冷的冬季。人們根據不同的季節安排自己正常的生產和生活,不會因下雨過多而成澇,也不會因下雨過少而干旱,冷熱正常,風調雨順,萬物生長茂盛,人畜發展旺興,但如果大自然一旦失去風、火、水、土的平衡關系,氣候就會反常,風不調,雨不順,萬物生長就會受到影響,人畜也會生疾患病。
人體也一樣,如果體內之風、火、水、土能保持相互的平衡關系,人就能健康成長,長壽而終。反之人體就會得病,比如因淋雨涉水,受風感寒,或飲食失調,導致人體內風、火、水、土失調,就會使人患各種疾病。因此,人體在保持體內風、火、水、土四種物質平衡關系的同時,要注意必須與自然界之風、火、水、土也保持相對的平衡關系,也就是要遵守自然界的客觀規律。這些理論與漢族中醫藥學之陰陽五行學說和養生法頗有相似之處,因此有一定的研究價值。
傣族傳統醫藥理論又從人體生理上賦于風、火、水、土豐富的內容,把人體器官各部分和生理活動分別歸為四個“塔都”(傣語)。風為佤約塔(傣語)、火為爹卓塔(傣語)、水為阿波塔(傣語)、土為巴他維塔(傣語)。各塔都有著不同的內容,人體各器官的生理活動可通過以上四塔而表現出來。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頁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