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醫道――身國共治的人本文明》隨想第 7 頁
為了讓受西方科學和哲學熏陶已久的文化人理解道,樂后圣在紛繁的中醫和中國文化概念中將醫道闡釋為一種哲學,即被他命名的中國醫道哲學。他認為這既是一種宇宙觀和人生觀也是一種形而上學,是一種與西方文化和哲學不同的道的形而上學。它是中國文化價值體系的核心,是中國文化的根本精神和民族之魂,并且具有超越的性質。既然上升到如此高度,“那么我們思考和處理問題,只有會通醫道,只有擺脫具體經驗實在的糾纏,才能以醫道哲學的超越精神求得解脫,才能不為近物所蔽,在波瀾宏大的世界根本變化中找到出路。”所以,“復歸道的形而上學就是復歸這種哲學的宇宙本體論和價值論,歸復醫道哲學的宇宙觀和人生觀,歸復中國文化的根本精神和民族之魂。自然,這種歸復不是倒退,不是復古,不是退回道中國文化的原始狀態,不是重新實行蒙昧主義或神秘主義,而是以高度的理性從人類文化和哲學的廣闊視野中挖掘、開發中國道的形而上學的真精神、真價值,并融會時代精神,對它的基本范疇、概念作出新的解釋或完成它創造性的轉化工作,其目的在于重新振興中華民族醫道哲學周行不殆、創造不已、剛健文明、自強不息的文化精神!”
關于醫道與天道的關系,樂后圣指出,“醫道與天道是相通的,都是指那個被抽象出來的無形無名的最高存在,即形而上的道。醫道就是指這種超越形器的無形無象的最高存在。不管叫它天道也好,理也好,還是叫它無形無名者或大宗師也好,它只有在超越形器的意義上,才是我說的醫道,才是最高的存在形式,才是文化和哲學的醫道本體。”如此,中國的醫道不僅成了哲學,而且是以醫道為本體論的哲學,它作為宇宙法則秩序純粹的理性認識形式,構成了中國醫道哲學的純理念、純知識系統和形而上學的超越精神。這個哲學體系既表現為儒家《易傳》所講的“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運演體系,也表現為道家老子所說的“無”名天下之始,“有”名萬物之母,以無觀其妙,以有觀其微兩者同出而異名的玄學體系。太極也好,無極也好,有也好,無也好,都是醫道的存在形式。有了這個哲學體系和文化精神,中國人看問題、想問題就不再局限于經驗實在和生活的細小,而是知周乎萬物,會通醫道以應變無窮了。同樣,中國人在思想和行為上也就不再是一個爬行的民族,而是一個提神太虛、窮神知化、與天地精神往來的民族了。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頁 >>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