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醫道――身國共治的人本文明》隨想第 3 頁
醫能進入道的境界,是中國人的杰作,也是中國人對人類的貢獻。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中醫不是停留在醫術和器物的境界,它全面吸收了中國文化中道家、儒家、墨家乃至后來傳入的佛教等東方文化思想的精髓并予以融會貫通,形成了身國共治的醫道,并由此影響了其他思想和文化,而醫道之集大成者正是《黃帝內經》。我曾看過長篇電視記錄片《黃帝內經》,里面有對當今大學生和路人的隨機采訪,結果被采訪者十有八九不知《黃帝內經》為何物。由此可見中國醫道之淪落。依我之見,把《黃帝內經》的經典章節和語錄列入中國大中小學的課本都不為過。這是中國古代的一部內容最豐富、影響最深遠的中醫典籍,居中醫四大經典之首,歷來被奉為我國“醫學之祖、醫術之母”。它約成書于秦漢時代,它托名黃帝與岐伯的對話,直接關注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心靈的和諧,由此可見它從來就不僅僅只關注人的身體和疾病,而且全方位關注天地人和諧,所以自古以來它就是人類關愛身心健康與生命安全的東方智慧,也是人類療治疾病與瘟疫的靈蘭秘典,這部人類的思想圣典直接影響了東方儒釋道醫等傳統文明的形成與發展,集中闡述了人類社會天地人和諧中正平和的思想。而天地人的和諧發展正是目前整個人類共同面臨的巨大難題。
《醫道》作者為了警醒國人,旁征博引,以求正本清源,可謂用心良苦,情真意切。他本是佛家弟子,卻精心鉆研了儒、釋、道、醫的幾乎所有重要經典和西方宗教、文化和哲學的有關專著,并從中總結出東方文化的精髓――醫道。他之所以將觸覺伸展到中醫,是因為他發現中醫養生、防病、治病的理論和實踐具有普遍有效的濟世價值,而且中醫的思想、精神與中國文化中天地人的和諧之道、治國之道有太多的因緣,因此他悠哉游哉,打坐入定,一氣寫就了這本氣勢磅礴、通古博今的煌煌巨著。
《醫道》共分為六部分,除第三部分“內經解析”是系統地解析、解密《黃帝內經》的文本內容外,其余篇章從頭至尾都在以醫論道或以道論醫,亦即以《黃帝內經》為參照、為源泉、為寶庫,系統闡發了由此而生的哲學、文化、文明乃至至高無上的道。其第二部分“大地尋經――華夏大地的醫道文明”,從開篇就提出了一個令國人既熟悉又陌生的東西:五行。說熟悉,是因為中國人對此名詞幾乎無人不曉,說陌生,是因為國人對其代表的深刻內涵和意義幾乎完全不知。依樂后圣的看法,中國古代人民最偉大的創造不是四大發明,而是中醫的“五行”。如果非要拿四大發明和五行做比較,那只能是大跌身價,因為四大發明不過是一技一術,而“五行卻沉淀著中華民族卓越的科學智慧。它以敏銳的哲學思辨,讀出了宇宙演化的真諦――國外科學家在18世紀還沒有找到的‘宇宙演化密碼’!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頁 >>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