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女子胞 女子胞,又稱胞宮,即子宮,它位于下腹腔內,與陰道相連,為女性生殖器官。其生理功能,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一)主持月經 月經屬女性生理特征之一。一般而言,女子從十四歲開始到四十九歲為止的一段時期內,每月都有行經的生理變化,即"月事以時下"。而行經則屬于子宮的生理功能之一。人體的發育隨著腎氣的盛衰而發生有規律的變化。當腎中精氣達到一定水平時,天癸這種物質亦隨之產生并達到一定量,在天癸的促進作用下,胞宮發育成熟,月經即應時而至,同時具備生育能力,為孕育胎兒準備了條件。人到老年,由于腎中精氣的衰減,則子宮的生理功能也隨著發生變化,月經逐漸閉止,并失去生殖能力。 另外,月經又和沖脈任脈二脈有密切關系。這兩條經脈屬奇經八脈的范圍,同起于胞中,與月經來潮有密切關系,所以它們也受天癸這種物質的影響和調節。任脈與足三陰經交會于腹部,能調節全身陰經。故有任為"陰脈之海"之說。天癸至,則沖任二脈氣血流通,并充盛起來,注于胞宮而成為月經。所以有"任主胞胎"、"沖為血海"的說法。人到老年,天癸逐漸衰少,沖任二脈的氣血也衰少,出現月經不規律,最后停經。因此,臨床上,如果沖任二脈功能失調時,則可見月經的病理變化,如月經周期紊亂,甚則閉經等。 (二)孕育胎兒 一旦女性胞宮發育成熟,則月經規律,就具備了孕育胎兒的能力。如男女兩性之精媾合,就能在胞宮中逐漸發育成胎兒,直至十月分娩,而胎兒的營養也要靠胞宮供給。 中醫認為胞宮的生理功能,除了和腎、沖任二脈有關外,還和心、肝、脾等臟腑有關。因為月經的來潮和孕育胎兒,都有賴于血液的滋養,而心主血脈,肝藏血,脾統血,腎藏精。所以,只有心、肝、脾、腎四臟的功能正常,胞宮才能保持其生理功能正常。在病理上,當各種原因導致上述臟器、經脈功能異常時,都會影響胞宮的功能,引起月經不調或不孕。因而,在治療時,中醫常從調補以上臟器、經脈入手。
3/4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尾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