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氣自身的運動變化,分為天地陰陽二氣。即所謂“積陽為天,積陰為地”(《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天之陽氣下降,地之陰氣上升,二氣交感相錯于天地之間,氤氳和合而化生萬物。如《周易•咸彖》說:“天地感而萬物化生。”因此,天地陰陽二氣的交感合和是宇宙萬物包括人類的發生、發展與變化的根本原因。

精氣有“無形”與“有形”兩種不同的存在形式。所謂“無形”,即精氣處于彌散而運動狀態,充塞于無垠的宇宙空間,是精氣的基本存在形式。由于用肉眼看不見,故稱其“無形”,宋•張載有“太虛無形,氣之本體”(《正蒙•太和》)之說。所謂“有形”,即精氣處于凝聚而穩定的狀態,一般都可以肉眼看清其具體性狀。有形之物為氣凝聚而成,《素問•六節藏象論》有“氣合而有形”之說。但習慣上仍把彌散狀態的氣稱為“氣”,而將有形質的實體稱為“形”。無形之氣凝聚而成有質之形,形散質潰又復歸于無形之氣。因而以氣為本原,“無形”與“有形”之間處于不斷的轉化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