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養生的基本原則第 6 頁
(三)注意飲食禁忌
在人類長期的實踐過程中,人們逐漸認識到,有些動、植物于人體有害,吃入后會發生食物中毒,如海豚、發芽的土豆等,對人體有毒,誤食會影響健康,危及生命。因而,在飲食中,應多加小心,仔細辨認。早在兩千多年前,漢代醫家張仲景就提出了有關食品禁忌的問題。在《金匱要略》中,分別有《禽獸魚蟲禁忌井治》和《果實菜谷禁忌并治》兩類,指出:“肉中有朱點者,不可食之”,“六畜自死,皆疫死,則有毒,不可食之”,“諸肉及魚,若狗不食,鳥不啄者,不可食之”,“生果停留多日,有損處,食之傷人”,“果子落地經宿,蟲蟻食之者,人大忌食之”。這些飲食禁忌,至今仍有現實意義,在飲食衛生中,應予以足夠重視。
(四)因時因人制宜
隨四時氣候的變化而調節飲食,是飲食養生的原則之一,對于保證機體健康是有很好作用的。元代忽思慧所著的《飲膳正要》一書中說:“春氣溫,宜食麥以涼之;夏氣熱,宜食菽以寒之,秋氣燥,宜食麻以潤其燥;冬氣寒,宜食黍以熱性治其寒”,概括地指明了飲食四時宜忌的原則(詳見下篇“因時養生”)。
飲食調攝,還要根據不同的年齡、體質、個性、習慣等方面的差異,分別予以安排,不可一概而論。例如:胃酸偏多的人,宜適當多食堿性食物;而胃酸缺乏的人宜適當選擇偏于酸性的食品,以保證食物的酸堿適度。體胖之人,多有痰濕,故飲食宜清淡,而肥甘油膩則不宜多食;體瘦之人,多陰虛內熱,故在飲食上宜多吃甘潤生津的食品,而辛辣燥烈之品則不宜多食(詳見下篇“體質養生”與“因人養生”)。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名人養生][圖文]黃永玉的養生之道 12-19 [飲食養生]秋季養生湯的做法 09-25 [飲食養生][圖文]中醫推薦中秋養生食物 09-25 [養生小常識]女性中秋養生三則 09-25 [四季養生]秋季養生談食補與藥補 09-15 [四季養生][圖文]秋季養生談“棗” 09-09 [養生小常識]秋季養生小常識——泡腳 09-08 [飲食養生]適合秋季煲湯的四種蔬菜 09-08 [養生文化]養生談“善” 09-05 [飲食養生]秋季飲食養生——扁豆燒牛肉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