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道教養生?
什么是道教養生?除了《黃帝內經》之外,與老莊哲學有著理論淵源關系的道教養生家,更是直接從“道法自然”的觀點出發,豐富和發展了順應自然的養生理論與方法。道教養生家大多認為人體只有能夠仿效天地運動的形式和時機來進行養生活動,就可以長生久視。元代著名道教理論家俞琰就說過:“人受沖和之氣,生于天地間,與天地初無二體。若能悟天地之妙,此心沖虛湛寂,自然一氣周流于上下,開則氣出,闔則氣入;氣出則如地氣之上升,氣入則如天氣之下降,自可與天地同其長久。”(《周易參同契發揮》上卷)作為上述理論的具體實踐,道教養生氣功十分注重選擇煉功時機與天地自然同步。
“天道自然”作為中國古代一條影響極廣的哲理,它就盤根錯節于中國傳統文化的沃土之中,不但與養生理論和實踐有著滲透交叉關系,而且藝術審美領域也同樣為其根須所及。 “天道自然”作為一個哲學范疇而涉足藝術審美領域,是大概最早出現在《莊子》中。作者在該書的《達生》篇中講述了一個名為“梓慶削木為鐻”的寓言。說的是一位名叫“慶”的木工制作了一副雕刻有鳥獸等圖案、用來懸掛鐘鼓的木架子,工藝十分精美,眾人見了非常驚異,認為簡直是鬼斧神工之作。當魯國的國君詢問梓慶憑借什么制造出如此精致的工藝品時,梓慶回答說,這是“以天合天”所致。它所崇尚的同樣是一種“原天地之美而達萬物之理”(《知此游》)的順應自然的審美原則。莊子之后,不少中國文學藝術不僅在理論上繼承了順應自然的審美原則,而且把它具體貫徹到了藝術創作的過程之中,從而形成了一種“天趣自然之妙”的獨特藝術風格。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名人養生][圖文]黃永玉的養生之道 12-19 [飲食養生]秋季養生湯的做法 09-25 [飲食養生][圖文]中醫推薦中秋養生食物 09-25 [養生小常識]女性中秋養生三則 09-25 [四季養生]秋季養生談食補與藥補 09-15 [四季養生][圖文]秋季養生談“棗” 09-09 [養生小常識]秋季養生小常識——泡腳 09-08 [飲食養生]適合秋季煲湯的四種蔬菜 09-08 [養生文化]養生談“善” 09-05 [飲食養生]秋季飲食養生——扁豆燒牛肉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