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有度教授的養生之道
馬有度教授的養生之道
馬有度教授是成都中醫藥大學首屆畢業生,現為重慶醫科大學教授、主任醫師。他中醫功底扎實,長期從事教學、中醫臨床和科普宣傳,成績斐然,被中華中醫藥學會評為首席中醫科普專家。
馬有度教授身體力行,在養生保健方面秉承《黃帝內經》理論,參照歷代中醫養生理論,用現代語言闡述養生保健健康長壽要領,提出富有東方文化特色的養生保健四大基石論,充滿東方人的智慧。多年前我在《中國中醫藥報》就拜讀過馬有度教授的科普文章,近日又在海峽兩岸四地中醫藥文化科普發展戰略研討會暨《走好中醫科普路》首發式上見到了77歲高齡的馬有度教授。重溫馬有度教授的養生保健四大基石,受益匪淺。
心胸有量 中醫認為,喜怒哀樂是人之常情,不能太過或不及。太過或不及日久都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引發疾病。造成七情危害的主要原因大多是心胸狹窄,所以胸中有量至關重要,因此馬有度教授將它列為四大基石之首。大凡長壽之人大都心胸豁達開朗,不斤斤計較,遇事冷靜,有容人讓人之雅量。這樣,心情平和,氣血經絡不瘀阻,可減少生病,身體自然健康。
動靜有度 凡事有度很重要,不管是靜養或者運動對人身體都有好處,人不但需要靜養,而且需要運動。《內經》中就有“久臥傷氣,久坐傷肉”的記載。體弱多病之人,大都不愛運動。那么,是不是多運動,身體就一定很好呢?據統計,大多數運動員都不長壽。所以,要想身體健康,必須做到動靜有度。
飲食有節 《內經》中早就指出:“飲食自倍腸胃乃傷,膏粱之變足生大疔。”提出飲食厚味影響人體健康。飲食肥甘,是人生之必須,人人所喜,不過只要能適當節制,就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當然,飲食有節也包括戒煙限酒。煙酒有害健康,必須加以節制。飲食有節超過了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合理膳食、戒煙限酒范疇。筆者認為飲食有節勝過“合理膳食”提法,合理膳食是西方人的觀念,膳食怎樣才算合理很不好把握。西方人思維習慣凡事都喜歡量化,什么都要精確計算,不符合東方人的思維習慣。馬有度教授的飲食有節比較好掌握,飲食有節也要因人而異,不同體質的人食譜不一樣。就像重慶市中醫藥學會會長周天寒在《衣爛從小補,病從淺中醫》一文中寫到:“一個人的食譜應該廣泛,主食除外,有些食物不能天天吃、頓頓吃,這是底線,是原則。”現在有些“三高”病人,去看醫生,有的醫生就告訴他,這樣不能吃,那樣也不能吃。有的病人聽信了醫生的話,結果造成營養不良。其實不管肥肉瘦肉,各自營養成分不同,皆為人體生長之必須。所以說馬有度教授倡導飲食有節非常正確,符合東方人的思維習慣,容易把握。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名人養生][圖文]黃永玉的養生之道 12-19 [飲食養生]秋季養生湯的做法 09-25 [飲食養生][圖文]中醫推薦中秋養生食物 09-25 [養生小常識]女性中秋養生三則 09-25 [四季養生]秋季養生談食補與藥補 09-15 [四季養生][圖文]秋季養生談“棗” 09-09 [養生小常識]秋季養生小常識——泡腳 09-08 [飲食養生]適合秋季煲湯的四種蔬菜 09-08 [養生文化]養生談“善” 09-05 [飲食養生]秋季飲食養生——扁豆燒牛肉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