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腎臟病證 第一節 小兒水腫
4.脾腎陽虛
證候:全身浮腫,以腰腹下肢為甚,按之深陷難起,畏寒肢冷,面白無華,神倦乏力,小便少,大便溏,舌淡胖,苔白滑,脈沉細。
分析:脾腎陽虛,水液失于氣化和溫運,以致水濕內停,外溢肌膚,因濕性趨下,則見全身浮腫,以下肢腰腹為甚,按之凹陷難起。腎陽不足,氣化不利,水液不得下泄,故小便量少甚或無尿;脾陽不足,運化失職,則大便溏;陽氣不足,失于溫煦,精微不足,失于充養,故畏寒肢冷,面色無華,神倦乏力;舌淡胖,苔白滑,脈沉細,均為脾腎陽虛之候。
治法:溫腎健脾,化氣利水。
方藥:真武湯加減。常用藥:附子、補骨脂溫腎壯陽以化氣行水,白術、茯苓健脾利水,白芍、生姜和營溫中。
偏于脾陽虛者,加蒼術、黨參、干姜溫陽助運;偏于腎陽虛者,加仙靈脾、肉桂溫腎壯陽;神疲氣短乏力,加黨參、黃芪補氣益腎健脾;水腫較甚,尿少,加豬苓、澤瀉、大腹皮、桂枝化氣利水;久病夾瘀,加丹參;水蛭活血化瘀。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頁 >>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