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脾胃病證 第三節 泄瀉第 3 頁
[辨證論治],
一、辨證要點
1.辨病因不同的病因可導致不同的證型,以及不同的大便性狀。一般大便稀溏夾乳凝塊或食物殘渣,氣味酸臭,或如敗卵,多由傷乳傷食所致。大便清稀多泡沫,色淡黃,臭氣不甚,多由風寒引起。水樣或蛋花湯樣便,量多,色黃褐,氣穢臭,或見少許粘液,腹痛時作,多是濕熱所致。大便稀薄或爛糊。色淡不臭,多食后作瀉,是為脾虛所致。大便清稀,完谷不化,色淡無臭,多屬脾腎陷虛。
2.辨輕重大便次數一般不超過10次,精神尚好,無嘔吐,小便量可,屬于輕證。瀉下急暴,次頻量多,神萎或煩躁,或有嘔吐,小便短少,屬于重證。若見皮膚干枯,囟門凹陷,啼哭無淚,尿少或無,面色發灰,精神萎靡等,則為泄瀉的危重變證。
3.辨虛實泄瀉病程短,瀉下急暴,量多腹痛,多屬實證。泄瀉日久,瀉下緩慢,腹脹喜按,多為虛證。遷延日久難愈,泄瀉或急或緩,腹脹痛拒按者,多為虛中夾實。
二、治療原則
泄瀉治療,以運脾化濕為基本法則。實證以祛邪為主,根據不同的證型分別治以消食導滯,祛風散寒,清熱利濕。虛證以扶正為主,分別治以健脾益氣,補脾溫腎。泄瀉變證,分別治以益氣養陰、酸甘斂陰、護陰回陽、救逆固脫。本病除內服藥外,還常使用外治、推拿、針灸等法治療。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頁 >>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