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肛門直腸疾病第 4 頁
(六)肛門直腸的血管、神經和淋巴
肛門直腸的血液供應來自直腸上動脈、直腸下動脈、肛門動脈和骶中動脈四支動脈。直腸上動脈是腸系膜下動脈的末段,在直腸上端后面分為兩支沿直腸兩側下行,在齒線以上分出許多小支與直腸下動脈、肛門動脈吻合。直腸下動脈為髂內動脈的分支,其大小分布沒有一定的規律。肛門動脈由陰部內動脈分出,在肛管分為數小支。骶中動脈是腹主動脈的連接分支,一般很小,與直腸上動脈、直腸下動脈吻合。
靜脈的排列與動脈相似,主要來自兩個靜脈叢,以齒線為界,齒線上為痔內靜脈叢(直腸上靜脈叢),主要分布在直腸末端的右前、右后和左側,是內痔的好發部位。直腸上靜脈叢向上,經直腸上靜脈、腸系膜下靜脈、脾靜脈匯入門靜脈。齒線下為痔外靜脈叢(直腸下靜脈叢),分布于齒線以下肛管周圍皮下,經直腸下靜脈和肛門靜脈流人髂內靜脈。齒線以上的直腸上靜脈叢曲張發生內痔,齒線以下直腸下靜脈叢發生曲張形成外痔。兩組靜脈叢同時在同一方位曲張形成混和痔。直腸上靜脈無辦膜,血液可逆向流動,且直腸上靜脈叢和直,腸下靜脈叢在肛門白線附近相互交通,使門靜脈與體靜脈相通。門靜脈高壓患者,此處是一側支循環,所以,門靜脈高壓患者“痔出血”不宜結扎。
肛門直腸的淋巴組織分為上下兩組,上組在齒線以上,包括直腸粘膜下層、肌層、漿膜下及腸壁外淋巴網。這些淋巴網的淋巴液主要有三個流向:向上至直腸后骶骨前淋巴結,再至乙狀結腸系膜根部淋巴結,最后至腹主動脈周圍淋巴結;向旁至提肛肌上淋巴結,再經閉孔淋巴結,最后至髂內淋巴結;向下的至坐骨直腸窩淋巴結后,再流向髂內淋巴結。下組在齒線下,包括外括約肌、肛管及肛門周圍皮下淋巴結:經會陰部流至腹股溝淋巴結。上下組淋巴網經吻合支相互溝通。
直腸受植物神經支配,分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肛門的神經支配為體神經系統的陰部內神經的分支。分布于肛提肌、外括約肌、肛管及肛門周圍皮膚。齒線上的直腸粘膜對痛覺不敏感,而齒線下的肛管皮膚感覺異常敏銳,肛門部受到刺激后可反射性引起肛提肌和外括約肌收縮或痙攣。另外膀胱頸部的肌肉也受陰部內神經支配,因此,肛門疾病或手術可引起小便困難和尿潴留等。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頁 >>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