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肛門直腸疾病第 10 頁
2.腫痛
常見于肛門直腸周圍膿腫、痔核嵌頓、外痔水腫、血栓外痔等病變。腫脹高突,疼痛劇烈,多為濕熱毒盛;如按之應指,多為肛癰釀膿;外痔突發腫痛,其色紫暗者,多為血栓外痔;腫勢平塌,發展緩慢,疼痛較輕,伴全身潮熱盜汗,舌紅少苔,脈細數者,多為癆性。(結核性)肛周膿腫。
3.脫垂
是Ⅱ、Ⅲ期內痔及直腸息肉、直腸脫垂的常見癥狀。內痔脫出時,脫出物多呈草莓狀,其色暗紅,或紫暗;直腸息肉脫出時,腫物呈圓形帶蒂;直腸脫垂時脫出物呈圓柱形或圓錐形。脫垂而不易回納者,多因氣血虧虛、中氣下陷所致;內痔脫出,不能還納,腫痛較甚,多為濕熱下迫所致;若復染毒,則可出現腫物糜爛壞死。
4.流膿
常見于肛周膿腫或肛瘺。膿出黃稠者多為濕熱壅盛,屬實證。膿出稀薄不暢,或挾敗絮樣物者,多為陰虛濕熱,屬虛證或虛實夾雜證。
5.便秘
是肛裂、痔、肛周膿腫等疾病的常見癥狀。臨床需結合其他癥狀進行辨證,如便秘時大便帶血者多為肛裂,便秘并肛周紅腫熱痛者多為肛周膿腫,便秘且便時滴較多鮮血者多為內痔。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頁 >>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