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瘡瘍 第二節 疔
[鑒別診斷]
流火常有反復發作史;局部皮色鮮紅,邊緣清楚;一般無水皰,即使有也較小,刺破后流出黃水,肉色鮮紅;無壞死現象。
[辨證論治]
一、內治法
(一)濕火蘊結患部灼熱腫脹劇痛,皮膚出現水皰或大皰,瘡面皮肉腐爛,有淺棕色混濁膿水溢出,臭穢,混有氣泡;伴寒戰高熱,胸悶嘔惡,頭身疼痛,納差;舌紅,苔黃,脈滑數。
辨證分析:由于創口染毒,內有濕熱蘊結,以致濕熱火毒聚于肌膚,經絡阻塞,氣血凝滯,故腫脹疼痛;濕毒壅積,故有大水皰;熱毒熾盛,正邪劇爭,故寒戰高熱;熱勝肉腐成膿,故瘡面腐爛,有混濁膿水溢出;濕熱火毒泛溢全身,故胸悶嘔惡,頭身疼痛;舌紅、苔黃、脈滑數為濕火蘊結之象。
治法:清熱解毒,利濕消腫。
方藥:黃連解毒湯合革蘚滲濕湯加減。
(二)毒人營血寒戰高熱,神昏譫語,煩躁不安,氣促呃逆,胸悶嘔吐,黃疽;局部高度水腫發亮,迅速成暗紫色,間有血皰,肌肉腐爛,氣味惡臭;舌紅絳,苔黃而干,脈弦滑數。
辨證分析:毒邪不能控制,正不勝邪,毒不外泄,內人營血,故寒戰高熱,氣促呃逆,煩躁不安,黃疽:熱憂心神,故神昏譫語;熱毒熾盛,郁于肌膚,腐壞肌肉,故見局部高度水腫,色暗紫,間有血皰,肌肉腐爛,氣味惡臭;舌質紅絳、苔黃而干、脈弦滑數皆為熱毒人于營血,陰血虧損之象。
治法:清營涼血解毒。
方藥:犀角地黃湯合黃連解毒湯加減。神昏譫語者,加服安宮牛黃丸2粒,分2次化服;或紫雪丹4.5g,或紫雪散4.5g,分3次吞服。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頁 >>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