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瘡瘍 第二節 疔
[診斷]
多發于唇、鼻、眉、顴等處。
初起在顏面部的某處皮膚上突起一粟米樣膿頭,或癢或麻,漸漸紅腫熱痛,腫脹范圍在3—6cm左右,根深堅硬,狀如釘丁。重者可伴惡寒發熱。約5—7天,腫勢逐漸增大,四周浸潤明顯,疼痛加劇,膿頭破潰。此時可伴發熱口渴、便秘、溲赤。約7一10天,頂高根軟潰膿,膿栓(疔根)隨膿外出,隨之腫消痛止,身熱減退而愈。
凡顏面部疔瘡,癥見頂陷色黑無膿,四周皮膚暗紅,腫勢擴散,失去護場,以致頭面耳項俱腫,伴壯熱煩躁,神昏譫語,脅痛氣急,舌紅絳,苔黃燥,脈洪數等癥狀,此乃療毒有越出局限范圍之象,是為走黃。
輔助檢查:血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增高。癥狀嚴重者應做血細菌培養。
[鑒別診斷]
一、癤突起根淺,腫勢限局,無明顯根腳,一般無全身癥狀。
二、有頭疽初起即有粟粒樣膿頭,膿頭逐漸增多,潰后呈蜂窩狀,紅腫范圍常超過9—12cm;多發生于項背部;發展緩慢,病程較長。
三、疫疔初起皮膚患處為一小片紅斑丘疹,癢而不痛,其后周圍迅速腫脹,中央呈暗紅色或黑色壞死,壞死周圍有成群灰綠色小水皰,形如臍凹,很像種的牛痘;并有嚴重的全身癥狀;具有傳染性;從事畜牧業者發病為多。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頁 >>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