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外科學-外科診法第 2 頁
第二節 四診應用
望、聞、問、切四診,是外科辨病與辨證的重要手段。四診的內容雖有不同,但彼此之間相互聯系、不可分割,臨床運用時必須相互參合,進行綜合分析,才能對疾病作出正確的診斷和辨證。
一、望診
望診是通過醫生的視覺,觀察患者的局部和全身情況的一種診察方法,包括望局部病變、望精神、望形態、望舌等內容。
(一)望局部病變
外科疾病的癥狀,首先反映在體表,且有局部病變,這是外科疾病的特點。某些疾病有其好發部位,如療瘡多發于顏面手足,凍瘡好發于暴露部位或四肢末端,蛇串瘡常發于脅肋部,白疤好發于頭皮、四肢伸側。瘡瘍之病,以未潰者稱腫瘍,已潰者稱潰瘍。巖性潰瘍,瘡面多呈翻花或如巖穴,有的潰瘍底部見珍珠樣結節,瘡周色澤暗紅,內有紫黑腐壞組織,滲流血水。臁瘡潰瘍邊緣有缺口,周圍皮膚烏黑。瘰疬的瘡口呈現空腔,瘡面肉色不鮮,膿水稀薄,挾有敗絮狀物等。如陽證潰瘍未膿而突然瘡陷色暗,是走黃、內陷的征象;陰證潰瘍瘡色紫暗,則為難愈、難斂的征象。
(二)望精神
望患者的精神狀態,有利于判斷疾病的預后。《洞天奧旨》說:“瘡瘍形容憔悴,精神昏短……者死:”又說:“瘡瘍奇痛奇疼而有神氣,此生之機也。”凡患者精神振作,形容自如,目光有神,呼吸均勻,是正氣未衰,無論新久疾病,皆屬佳兆;若精神萎頓,形容憔悴,目陷睛暗,呼吸急促或不均勻,是正氣已衰,不論急慢性疾病,均屬兇險。若神識昏糊不清,煩躁不安,為邪入營分,毒傳心包的表現,多見于療瘡走黃、有頭疽內陷。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頁 >>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