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關節脫位概論 第二節 關節脫位概述第 2 頁
關節脫位的主要病理改變,是骨端關節面的對應關系超越正常范圍,常伴有關節囊的撕裂或松弛,關節周圍的韌帶、肌腱、肌肉損傷引起血管破裂,并在關節囊內、外迅速形成血腫。有時可因暴力過大,造成骨端關節面及關節邊緣部骨折及血管、神經損傷。若脫位時間較久,由于關節囊內、外血腫機化,疤痕組織充填于關節腔內,使脫位之關節與周圍筋肉組織形成粘連,可造成復位的困難,甚至使復位難以成功。
1.按脫位的原因分為
(1)外傷性脫位,由外界暴力引起的脫位。
(2)病理性脫位,由關節本身疾病引起的脫位。
(3)先天性脫位,由先天發育引起,出生時即存在的脫位。
(4)習慣性脫位,反復多次發生的脫位,由第一次脫位處理不當,關節囊及其周圍筋骨肉組織未能很好的修復而引起。
2.按脫位的程度分為:
(1)全脫位,相鄰骨端相對應的關節面完全無接觸。
(2)半脫位,相鄰骨端關節面有部分接觸。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下一頁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